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松苗立枯病的根源和防治措施-油松资料大全

   发布日期:2012-02-10    

    1. 症状
    
    由于苗木受感染的时期不同,表现症状各异。在播种时,种子刚发芽时受感染表现为种腐型。在种子发芽后幼苗出土前受感染表现为芽腐型,,幼苗出土后嫩茎未木质化前受感染表现为猝倒型。苗木木质化后,由于根部受感染,使根部发生腐烂,造成苗木枯死而不倒伏为立枯型。
    
    2. 病原及发病规律
    
    引起松苗立枯病的病原菌因地、因时而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非侵染性病原,如土壤粘重,排水不良,覆土过后等;另一类是由侵染性病原,主要有丝核菌、镰孢菌、腐霉菌等引起。这些侵染性病原菌主要在土壤的植物残体上营腐生生活。因此,土壤带菌是猝倒病的主要来源。该病害的发生与下列条件有密切关系。①前作是茄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等感病植物或是连作针、阔叶苗木,病株残体多,养殖快,易使苗木发病。②土壤粘重,圃地低湿或易积水,土壤板结,湿度过大,种芽和幼苗呼吸受阻,窒息腐烂。③施用未腐熟有机肥。④种子质量低,圃地粗糙,发芽率低,出土不齐或不易出土,抗病力差,易发病;⑤播种不适时,增加病菌机会。
    
     3. 防治措施
    
    (1) 选好圃地:尽可能避免用连作地,以及易感病之植物的栽培地块和洼地育苗。如不得已时,则务需用2~3%硫酸亚铁水溶液以每平方米9升进行浇灌,或用70%敌克松每平方米4~6克或撒生石灰每亩20~25公斤。
    
    (2) 细致整地,改进播种方法:圃地要平整,深翻细耙,以免播后高底不平而积水,土块太粗而漏风,影响出苗;整地宜在土壤干燥和天气晴朗时进行,以免水分太大造成板结,幼苗不能出土。
    
    (3) 选好种,适时播种。
    
    (4) 合理施肥:施用农家有机肥时,特别是施用垃圾肥或堆肥时,必需充分腐熟后施入。
    
    (5) 出苗后的防治:幼苗出土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应在雨停后抓紧扒土,并用敌克松、25%多菌灵或50%代森锌等药剂制成药(1份)土(50份)后撒在根茎部,或用1:1:100~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苗木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烂,造成苗木枯死而不倒伏为立枯型。
    
    2. 病原及发病规律
    
    引起松苗立枯病的病原菌因地、因时而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非侵染性病原,如土壤粘重,排水不良,覆土过后等;另一类是由侵染性病原,主要有丝核菌、镰孢菌、腐霉菌等引起。这些侵染性病原菌主要在土壤的植物残体上营腐生生活。因此,土壤带菌是猝倒病的主要来源。该病害的发生与下列条件有密切关系。①前作是茄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等感病植物或是连作针、阔叶苗木,病株残体多,养殖快,易使苗木发病。②土壤粘重,圃地低湿或易积水,土壤板结,湿度过大,种芽和幼苗呼吸受阻,窒息腐烂。③施用未腐熟有机肥。④种子质量低,圃地粗糙,发芽率低,出土不齐或不易出土,抗病力差,易发病;⑤播种不适时,增加病菌机会。
    
    3. 防治措施
    
    (1) 选好圃地:尽可能避免用连作地,以及易感病之植物的栽培地块和洼地育苗。如不得已时,则务需用2~3%硫酸亚铁水溶液以每平方米9升进行浇灌,或用70%敌克松每平方米4~6克或撒生石灰每亩20~25公斤。
        
    (2) 细致整地,改进播种方法:圃地要平整,深翻细耙,以免播后高底不平而积水,土块太粗而漏风,影响出苗;整地宜在土壤干燥和天气晴朗时进行,以免水分太大造成板结,幼苗不能出土。
        
    (3) 选好种,适时播种。
        
    (4) 合理施肥:施用农家有机肥时,特别是施用垃圾肥或堆肥时,必需充分腐熟后施入。
  
    (5) 出苗后的防治:幼苗出土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应在雨停后抓紧扒土,并用敌克松、25%多菌灵或50%代森锌等药剂制成药(1份)土(50份)后撒在根茎部,或用1:1:100~2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苗木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