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油松松针锈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油松资料大全

   发布日期:2012-02-10    

一、症状

   各种松树上发生的针叶锈病,其症状基本相似,感病针叶最初产生褪绿的黄色段斑,

   其上生密黄色小点,后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即性孢子器。随后病斑上出现櫈黄色
的囊状突起,为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常数个相连,成熟后不规则开裂,散生黄色粉状
孢子。病叶上常残留白色膜状包被。最后病叶枯黄脱落或病斑上部枯死。

二、病原及发病规律

   松针锈病是有担子菌亚门鞘锈属Coleosp ium spp某些真菌浸染引起。各种松针锈病
的发生规律相似。需要在两种寄主上完成生活史。黄劈和白头翁鞘锈菌,以性孢子器
在松针上越冬,来年四月上旬至五月下旬在松针上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气流分别浸染
黄劈、白头翁,七至九月份在叶背形成夏孢子堆,随后又产生冬孢子堆。八至九
月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发生担孢子在浸染松树,在松针上产生性孢子器月越冬。山地
阴坡发病率比阳坡重;山中、下部的发病率比山上部重。

三、防治措施

    1.营造混交林时,避免黄劈与油松混交。

    2.有条件地区可喷硫磺粉或0.3~0.5oBe石硫合剂,或用80%代森铵500倍,或用50%退菌特500倍液
等防治。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