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稻草和甘薯渣栽培猴头菇方法

   发布日期:2012-02-16    

    我地区具有丰富的稻草和甘薯资源,当地农民有利用甘薯经生物发酵法生产粉丝的习惯。然而生产粉丝后的薯渣,除少部分喂养牲畜外,大部分被白白浪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笔者进行了稻草和薯渣混合栽培猴头菇的试验。现介绍如下,供借鉴。

    1、选种。选择菌丝生命力强,菇形整齐,生长快,抗性强等优良菌。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木屑、麸皮常规培养基。

    2、培养料配方。稻草43%,甘薯渣43%,玉米粉 12%,石膏粉1%,过磷酸钙、蔗糖各0.5%。每瓶装料171克。

    3、栽培方法。选新鲜无霉变稻草,切成1.5-2厘米小段,用1.5%石灰水浸泡8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同其他料混合,pH5左右,拌匀装入750毫升的菌种瓶,用牛皮纸封口,高压灭菌保持1小时出锅,待温度降至26℃以下接种,置22-27℃培养。待菌丝满瓶开始形成子实体时揭去封口,在15-20℃、空气湿度80%-90%的条件下出菇。每天喷水1-2次。

    用此方法栽培的猴头菇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