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银耳采收加工技术

   发布日期:2012-02-16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药食兼用菌。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银耳的产量不断提高,6月至10月大量集中上市。本文介绍了银耳的采收和加工技术,帮助种植户完成对银耳的商品化处理。

    一、采收要求:耳片完全展开,呈现出色白、半透明、柔软而富有弹性时为适采期。此时不管朵子大小均要采摘。采收时间以上午为好,应从基部采收干净。采后及时摊于竹席等铺垫物上晾晒。

    二、贮藏特性:银耳贮藏适温为0℃,相对湿度95%以上为宜。适时通风换气,以免霉烂。银耳贮藏保鲜难度较大,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仅能贮藏2周左右,故不宜久贮,只可周转运输性的短期保鲜贮藏。运输中应采用有衬垫物的筐和纸箱等包装物。

    三、加工方法

    1、晒干。此法简便易行。如遇晴天,将采下的银耳,剪除耳根,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垫有干净纱布的竹筛上,在阳光下暴晒。注意勤翻动、小心操作、以防破损。一般天晴时有2天即可晒干。晒干品的含水量要比烤干略高些,不耐久藏,只适合小规模生产。

    2、烘干。不受气候影响,可大量加工。烘房预热至40-45℃,将已整修、洗净的银耳送入烘房;始温为30℃,待耳片含水量降到30%左右后再使温度逐渐上升到50-60℃,焙烤6-10小时,当耳片接近干燥时,再将温度降到30-40℃,直至烘干。如果采收是晴天,可先晒至半干后再行烘烤。晒与烘结合干制的银耳色泽好,香味浓郁。加工后立刻分级密封包装,贮于低温、干燥、通风处。随时注意检查,严防回潮、霉变或虫蛀。

                             

责任编辑:泡泡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