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浙江省林业育苗技术规程4

   发布日期:2012-06-23    
13  苗圃管理
13.1  作业设计
    包括圃地区划、作业方法、技术措施、产量质量、劳动定额、材料消耗、育苗成本等。作业设计由苗圃负责人组织技术和财会人员编制。
作业设计用表见附录N(提示的附录)。
13.2  苗圃档案
13.2.1  必建档案
    苗圃作业设计任务书、设计施工图、基本情况年报、苗木产量质量、苗木成本、消耗定额。各项实验设计、病虫害,灾害调查。新树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及应用效果等必建档案。
13.2.2  附加档案
    有条件的苗圃,还应建立和完善气象观察、土壤测定、苗木物候期及生长特性等资料的建档工作。档案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查管理,长期保存。
    苗圃有关建档用表见附录P(提示的附录)。
13.3  科学实验
    苗圃要以科技干部、技工为骨干,建立科学实验小组。针对育苗生产中关键问题,积极开展良种选、引、育、繁、生产机具改良和革新、植物激素、化学除草剂、新农药应用、容器和地膜覆盖等快速育苗新技术的实验活动。
13.4  效益考核
    为制订定额、考核效益提供依据,各承包班组(人)应确定专人,如实填写工作日记,财会人员应分月将日记项目汇总填写到育苗作业计算表中,整理出育苗成本,正确反映育苗中人力、物力和资金运用情况及生产结果,发现和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努力提高育苗经济效益。
    “工作日记”及苗木管理计算表见附录N(提示的附录)。
14  容器育苗技术
14.1  内容
    适用于一般容器育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配制、容器苗培育方法及出圃规格等。
14.2  应用范围
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方和树种,以及珍稀树种和营造速生丰产林;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容器苗,以及培育园林绿化苗木。
14.3  育苗容器
14.3.1  容器种类
14.3.1.1  塑料薄膜容器
    a)一般用厚度为0.02-0.06mm的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而成。
    b)塑料薄膜容器分有底(袋)和无底(筒)两种。有底容器中下部需订6-12个直径为0.4-0.6cm的小孔,小孔间距2-3cm或者剪去两边底角。
14.3.1.2  泥质容器
    a)用腐熟有机肥、火烧土、原圃土,并添加适量无机肥料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砖、打孔而成长方形的营养砖块;或者用棉农用的制钵器制成营养钵。
    b)蜂窝状容器
    以纸或塑料薄膜为原料制成,将单个容器交错排列,侧面用水溶性胶粘剂粘成,可折叠,用时展开成蜂窝状,无底。在育苗过程中,容器间的胶粘剂溶解,可使之分开。
14.3.1.3  硬塑料杯
用硬质塑料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圆锥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圆锥形容器内壁有3-4条棱状突起。
14.3.1.4  其他容器
    因地制宜使用竹篓、竹筒、泥炭以及木片、牛皮纸、树皮、陶土等制作的容器。
14.3.2  容器规格和表示方法
14.3.2.1  容器规格
育苗容器的规格取决于育苗地区、树种、育苗期限、苗木规格、运输条件以及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等。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常用容器规格见附录Q(提示的附录)。
14.3.2.2  表示方法
    a)5cm×12cm表示在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为5cm,高为12cm。
    b)7cm×7cm×12cm表示营养砖的横断面为7cm×7cm的正方形,砖高为12cm。
    c) 3cm×5cm×7cm表示营养钵上底直径为3cm,下底直径为5cm,高为7cm。
    d)4cm×12cm表示蜂窝状六角形外接圆直径为4cm,高为12cm。
14.4  育苗基质
14.4.1 基质成分及配制要求
14.4.1.1  容器育苗用的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a)来源广,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肥力。
b)理化性状良好、保湿、通气、透水。
    c)重量轻、不带病源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14.4.1.2  根据培育的树种配制基质,当前较为普遍采用的基质材料有黄心土、火烧土、腐殖土、菌根上(另加3%左右的过磷酸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培育少量珍稀树种时,在基质中掺以适量蛭石、珍珠岩等。
14.4.1.3  配制基质的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土壤,不得选用菜园地及其他污染严重的土壤,基质成分及其比例见附录R(提示的附录)。
14.5  基质的消毒及酸度调节
14.5.1  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基质要严格进行消毒,方法见附录S(提示的附录)。
14.5.2  配制基质时必须将酸度调整到育苗树种的适宜范围。
14.6  菌根接种
14.6.1  用容器培育松苗时应接种菌根,在基质消毒后用菌根土或菌种接种。
14.6.2  菌根土应取自同种松林内根系周围表土,或从同一树种前茬苗床上取土。菌根土可混拌于基质中或用作播种后的覆土材料。
14.6.3  用菌种接种应在种子发芽后一个月,可结合芽苗移栽时进行。
14.7  容器苗培育
14.7.1  选择圃地
14.7.1.1  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
14.7.1.2  圃地要求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通风的半阴或半阳地;不能选在低洼积水、易被水冲、风口、菜园、蕃薯地或浓阴下育苗。
14.7.2  整地作床
14.7.2.1  育苗地要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分苗床与步道,做成10cm左右高的平床,床宽1.0-1.2m,长度依地而定,步道宽40cm,开好四旁的排水沟。
14.7.3  装袋和排放
14.7.3.1  基质要在装袋前湿润,含水量10%-15%。基质必须装实,基质装至离袋口0.5-1cm处。
14.7.3.2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靠紧地排放在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
14.8  播种
14.8.1  容器育苗要选用良种或种子品质达到规定的二级以上种子。
14.8.2  种子消毒和催芽
    a)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检验、消毒和催芽。
    b)种子消毒:
5%石灰水浸种1-1.5小时。
0.5%-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5分钟。
    1.5%-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分钟。
    浸种催芽(松类):
    c)种子消毒后,捞出用清水洗净,阴干。
    用30-40℃的温水浸种24小时,中间换温水一次,然后将种子摊开,凉干即可。
14.8.3  播种期和播种量
14.8.3.1  容器育苗的播种期根据育苗树种特性、当地气候条件、育苗方式、培育期限、造林季节等因素确定。松类苗木宜于秋季(8-9月)播种,第二年春季(2-4月)造林;用于秋季补植和10月份造林的苗木宜于当年3-4月播种育苗。
14.8.3.2  播种量根据树种特性和种子质量、催芽程度而定。松类一般每袋播种1-2粒,播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为种子厚度的1-3倍,特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上一层狼衣等。
14.9  移植
14.9.1  芽苗移植
14.9.1.1  将经过消毒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干沙床上,待芽苗出土后移植到容器中。针叶树种应在种壳即将脱落、侧根形成前进行。
14.9.1.2  移植前将培育芽苗的沙床浇透水,轻拔芽苗放入盛清水的盆内。芽苗要移植于容器中央,移植深度掌握在根颈以上0.5-1.0cm,每个容器移芽苗1株,晴天移植应在早、晚进行。移植后随即浇透水,必要时还应适当遮荫。
14.10  苗期管理
14.10.1  水分管理
    容器苗水分的管理最为重要,除了雨天地湿外,移植后的一周内要坚持早、晚各浇一次水,一周后要坚持每天早上浇水一次,每次必须浇透,在苗期要保持营养上湿润。
    雨天要注意排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14.10.2  施肥
    追肥的时间、次数、肥种、数量要根据树种和基质肥力而定。开始追肥最好用1%腐熟的稀尿液喷施为宜,以后浓度可逐渐加大,最好不用化肥,必须施用时要配制成0.2%-0.5%浓度的水溶液施用,并用清水浇苗,严禁干施化肥和在高温时施肥。
14.10.3  病虫害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必要时应拔除病株,药剂防治要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充分发挥药效而不产生药害。防治病虫害一般常用的药剂和施用方法,参照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179-94(即本标准)有关规定。
14.10.4  间苗与补苗
    种壳脱落,幼苗出齐一星期后,间除过多的幼苗,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补苗和间苗后要随即浇水。
14.10.5  除草
    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上无杂草,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要防止松动苗根。用化学除草,见附录K(提示的附录)。
14.11  容器苗出圃与造林
14.11.1  出圃规格
    容器苗出圃规格根据树种、培育期限造林立地条件等确定。部分造林树种容器苗出圃规格见表1。
出圃苗除符合表中规定外,还应具备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苗干直立,色泽正常,长势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14.12  起苗运苗
14.12.1  起苗应与造林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
14.12.2  起苗时要注意保持容器内根团完整,防止容器破碎。切断穿出容器的根系,不能硬拔,严禁用手提苗茎。
14.12.3  运苗工具,最好能设计箩筐类的形状,并做成上下二层,一担可装120-150袋,约能造林1亩左右。
14.13  造林
造林时每人带一刀片,先把穴挖好,然后用刀片从营养袋侧向划破塑料薄膜,剥去整个袋膜,将剥去袋膜的营养土移至穴内,注意容器土要比穴面土深约2cm,防止日后穴土下沉。袋子高出穴面,水分不足。其他抚育管理同裸根苗造林。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