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红花酢浆草的更新复壮

   发布日期:2016-05-10    
核心提示: 红花酢浆草,别名:大酸味草、南天七等,属牻牛儿苗目,酢浆草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无地上茎,地下部分有球状鳞茎,外层鳞片膜质
    红花酢浆草,别名:大酸味草、南天七等,属牻牛儿苗目,酢浆草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无地上茎,地下部分有球状鳞茎,外层鳞片膜质,褐色,背具3条肋状纵脉,被长缘毛,内层鳞片呈三角形,无毛。叶基生;被毛;小叶3,扁圆状倒心形,长1-4厘米顶端凹入,两侧角圆形,基部宽楔形,表面绿色,被毛或近无毛;背面浅绿色,通常两面或有时仅边缘有干后呈棕黑色的小腺体,背面尤甚并被疏毛;托叶长圆形,顶部狭尖,与叶柄基部合生。
    红花酢浆草容易成活,生长势强,花期长,深受广大人们喜爱。但由于日常管理过于粗放,不少地区出现了只栽不管的现象。导致生长多年的红花酢浆草,植株相互拥挤,根部上移,吸收肥水能力减弱,长势逐年衰弱,开花量少,花期缩短,严重的地方成片枯萎,影响其观赏价值。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经验,现试分析其老化原因及介绍复壮办法,供大家参考。
 

 
    老化原因:红花酢浆草地下鳞状茎呈纺锤形,外被褐色硬质皮层,顶端生有顶芽。顶芽受损后,周围腋芽大量萌发,基部可生不定根。春季气温回升时,红花酢浆草便开始分蘖,鳞茎上生长的植株基部逐渐膨大,形成新的鳞茎。这种分蘖每年大约有两次,第一次在春季大量返青后,第二次在夏季休眠结束时。随着这种分蘖次数的增加和新鳞茎的生长,鳞茎不断上移,使根系逐渐接近地面,这种现象称之为“跳根”。根据笔者观察,红花酢浆草栽植后的第2至3年,是分蘖盛期,花量也较多。到第5至6年以后,分蘖能力逐渐减弱,大部分鳞茎已跃出地面5厘米以上,长势明显衰弱,易受日灼和冻害,且易感染病虫害。横切新鳞茎可见内部呈乳白色;而横切底部老化鳞茎,可观察到内部呈中度红色,并有木质化现象。
    更新复壮:红花酢浆草易栽易活。更新复壮可以结合分株养殖周年进行,最佳分株时间华北地区为3月初到4月底。此时分株复壮栽植成活率高,且不影响红花酢浆草的生长及观赏效果。此外,红花酢浆草的夏季休眠后,也是分株复壮的良好时期。
    1、起苗:用铁锹将老化苗整株挖起,轻轻拍除根系周围的宿土,集中堆放。挖苗时离植株稍远一点,以免误伤鳞茎,并注意铁锹要直向下挖起,不能斜挖下去,伤及鳞茎。
    2、分株:将挖取的红花酢浆草去除枯残叶,并摘除约1/2的老叶,以减少栽植后蒸腾失水。用利刀切除下部老鳞茎,切口部位在上面第一或第二个新鳞茎下面为宜,使保留1至2个新鳞茎的苗栽植后,既能去除下部老鳞茎,更新复壮;又可保证新植株贮有足够的养分,迅速萌芽开花。最后,在切好的新鳞茎伤口处,用新鲜草木灰蘸一下,以防伤口腐烂。
    3、施肥:在挖去老化苗的花坛内增施有机肥,深翻一遍并耙除枯残叶、杂草。一般施腐熟饼肥0.5至O.8公斤/平方米,并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保证红花酢浆草的开花需要。
    4、栽植:红花酢浆草生长迅速,每株当年可养殖3至9棵小苗。栽植时一般采用品字形穴栽,株行距25x35厘米。用小铲子挖深8至10厘米的穴,根据鳞茎大小,每穴放4至6株,并覆土3至4厘米,注意将叶片露出土面。当然也可采用沟栽的方法,株行距一般为15至30厘米,栽植2至3天后浇水,以防鳞茎腐烂。
    加强管理:加强红花酢浆草的日常养护管理,也可有效延缓其老化现象的发生。红花酢浆草花期长达5个多月,生长期间需大量肥水,应在生长季节及时施肥浇水。在春季红花酢浆草返青前,每亩施复合肥15至20公斤,可穴施,也可视土壤墒情结合浇水洒施。此后除休眠期外每20天施肥一次,并注意防治病虫。夏季7至 8月气温升高,红花酢浆草被迫进入休眠状态,基本停止生长。为防止露出土面的新茎产生日灼危害,要进行覆土。覆土厚度应根据红花酢浆草每年新茎上移的高度而定,一般以2至3厘米为宜。
    总之,根据红花酢浆草不断分蘖、新茎上移的现象,加强日常管理养护,增强植株长势,延缓其老化现象,必要时分株更新,才能使健壮的红花酢浆草以最美的姿态美化我们的环境。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