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苏州市大叶黄杨斑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6-05-30    
核心提示: 大叶黄杨(学名:Buxus megistophylla Levl.):灌木或小乔木,高0.6-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
    大叶黄杨(学名:Buxus megistophylla Levl.):灌木或小乔木,高0.6-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叶面光亮,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花序腋生,花序轴长5-7毫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苞片阔卵形,雄花8-10朵,雌花萼片卵状椭圆形。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山地、山谷、河岸或山坡林下,海拔500-1400米。产中国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
    大叶黄杨斑蛾(Pryerza sinica Moore)又名黄杨斑蛾、大叶黄杨长毛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昆虫,是绿篱上的常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为害大叶黄杨、银边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丝绵木、扶芳藤等卫矛科绿篱植物。该虫以幼虫危害寄主植物的嫩叶、嫩梢,蚕食叶片,轻则造成嫩头卷缩,嫩叶缺刻、孔洞,严重时造成寄主秃枝光杆,甚至整片枯萎,严重影响环境美观和居民出行便利。因此,应当抓住适期,及时用药防治,控制大叶黄杨斑蛾的为害。
    原版全文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