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山葡萄果穗上小青粒产生原因与调控措施

   发布日期:2016-05-31    
核心提示: 山葡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特产,生于山野。木质藤本。植株似葡萄而细小。茎赤褐色有毛。节上有卷须。叶互生,具叶柄,叶片掌状分
    山葡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特产,生于山野。木质藤本。植株似葡萄而细小。茎赤褐色有毛。节上有卷须。叶互生,具叶柄,叶片掌状分裂,长一、二寸,先端饨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齿缺,背面有赤褐色毡毛,腹面暗绿色无毛。
 

 
    夏秋抽出花穗,着生黄绿色小花,花瓣五枚,顶端稍连合。常不开而脱落。结黑色球形小浆果。
    山葡萄果穗上小青粒产生原因与调控措施
    一、不同山葡萄品种的果实小青粒 目前生产中主栽的山葡萄品种,紧穗品种双优、左山二果穗上小青粒较少,各占穗重0.47%和 0.62%,散穗品种双红、双丰和左山一小青粒较多,各占穗重 3。77%、3·.82%和4.51%。
    二、产生小青粒多的原因冬剪时结果母枝剪留过长(留 4—5节),单株留芽量过多,产量过高(公顷产达25000公斤),早春去除根蘖过晚,截留养分,导致主蔓芽眼萌发抽梢延迟,花序分化小,花朵发育不良,授粉授糟差,坐果少青粒多。抹芽不彻底,单株留梢、留果(花序)多,花期不喷坐果药剂(缺硼)导致授精不良,产生大量未授精的子房果即小青粒。夏剪不及时造成架面紊乱,肥水不足和霜霉病害防治不好等。其中以山葡萄花期树体养分不足和缺硼、授精效果差和管理不当是产生小青粒的主要原因。
    三、调节的主要技术措施
    1.合理冬剪。山葡萄冬季修剪能调节植株生长与结果,延长植株寿命和结果年限,确保每年丰产、稳产。行株距2.5,.0米的篱架,适宜的单株阳-一 45—48个,3。0X1.0米的小棚架单株剪留52—54个。结果母枝除出现瞎眼部位(剪留5—6节)外,均留2—3节剪截,为更好地控制极性,延长枝必须回缩到第三道铁线与第四道铁线中间。为稳定树势防止出现严重的结果大小年,每公顷产量控制在 12000—16000公斤。
    2.及早去除根蘖、抹芽、定梢、留果。早春从植株主蔓靠近地面30厘米处,萌发出的芽(已包括根蘖芽),达黄豆粒大时及早全部抹出,往上每个节位选留1个大的,位置正的芽(瞎眼部位可保留 2个芽),多余的副芽、隐芽全部抹除,多次进行,抹除越彻底越好。抽梢后每个节位只保留1个强壮的新梢,抹除不带有花序或花序较少的梢。当新梢生长达30 厘米以上时,用“猪蹄扣”将新梢绑在铁线上。当能辨清花序时,壮枝3穗留2穗,弱枝2穗留1穗,多余旷飞序“,早疏除。
    3.花前追肥、灌水,增加树体营养。早春山葡萄树萌芽、抽梢、展叶大量消耗树体前1年积累的营养。在植株开花前10— 12天,追施速效氮肥、硝铵或尿素。成龄树追施硝铵每株200克或尿素150克。结合追肥灌足水一次。开花期除遇特殊干旱外,不可灌水,否则会严重影响授粉、授精坐果。
    4.花前强度摘心、喷硼提高坐果率。树开花前5—7天,在结果枝(带有花序的新梢)最前端花序前,留3片叶摘心,整个结果新梢叶腋中萌发出的副梢(杈子) 全部抹除,只保留结果新梢最前端的1个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到8月末为止,节省树体养分供给花序,果穗生长发育。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布1次0.3%的硼酸(或山葡萄坐果灵)水溶液。·花前摘心,花前追施速效氮肥,喷硼等3项技术措施,是山葡萄园保花结果、优质高产量最重要的技术措施。这三项技术措施的应用,可确保花期授粉、授精、坐果率高、大幅度减少果穗上的小青粒,增产增收。
    5.及时夏剪。山葡萄结果枝的副梢萌发极强、生长快、消耗大量养分,为节省树体营养供果穗、果粒生长发育,整个生长季节要多次及早抹除副梢和卷须,达到 “梢果亮堂”、延迟和减轻霜霉病害的发生。进入雨季(7—8月)为防止树旺长要控制氮肥使用,增施磷钾肥。果实着色期每隔8—10天喷布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新梢和果实成熟。
    6.加强霜霉病害的预防和防治。葡萄霜霉病是山葡萄一种致命的瘸害,预防和防治不好,落叶落果,当年减产或绝产,甚至第二年死树毁园。此病必须以预防为主,在未发病前 (6月下旬)喷布保护剂波尔多液,7— 10天喷一次。喷2—3次后,改喷杀菌剂。常年喷布乙磷铝、杀毒矾、瑞毒霉、白菌清等山葡萄园,已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可改喷市售72%杜邦克露, 58%雷多米尔,69%安克锰锌和25%的灭克。每10天左右喷布一次,各种杀菌剂要交替喷布,并按说明书认真喷布,达到叶片背面喷均匀,到8月末为止。达到树体健壮,为第二年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