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2日我们收到了市环保局验收合格的通知。”魏怀中说,这标志着“防渗膜”事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能净化水质,修复水生环境,这也是整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历史上的圆明园有水面2000余亩,荷花是主要的水生植物。每年荷花盛开的季节,天蓝、水清、苇绿、荷红成为皇家赏荷佳境。据魏怀中介绍,今年的荷花节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荷塘面积12万平方米,有“红千叶”、“大洒锦”等44个品种,其中睡莲10种,以及新引进的“印度红莲”。
■“防渗膜”事件经过
●2005年3月28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正春教授,质疑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破坏园林生态。
●3月31日,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被叫停。国家环保总局表示,该工程未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立即停止建设,依法补办环评审批手续。
●4月13日,环保总局举行公众听证会,就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5月17日,清华大学接手圆明园防渗工程的环评。
●7月5日,环保总局在其网站上公布《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称,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7月7日,环保总局表态,同意环评报告书结论,要求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必须进行全面整改。
●2006年7月,圆明园整改通过环保部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