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球养殖为主,方法是4~5月将发育充实的大球(直径约5厘米左右)点植于苗床,株距15厘米,覆土6~10厘米,压实浇水培育,7~8月即能开花,约需l00~120天。也可自4月中旬至7月末每隔10天栽植1批,则自7~10月不断有花。开花后地下种球干缩,母球上方形成1~3个新球茎和数个小球。将直径2厘米的球茎(子球)继续于春季植于苗床培育2~3年发育成大球才为种球。
为加快养殖速度,还可采用切球、播种、组培等方法。切球法即将球茎切开栽植的方法,纵切种球,分割成2块或4块使每块带有1个以上的芽和部分茎盘,切口用草木厌或木炭粉涂抹,以防止腐烂,待干枯后种植,不宜久放。
播种法一般在培育新品种时采用。夏秋季采下播种,随采随播,发芽率较高,移入温室越冬,翌春移栽到露地培养,夏季就有部分植株开花。也可采种后将种子晾晒贮藏至第2年春天再播种培育,秋季掘起小苗贮藏,翌年春季栽植,夏季有部分开花。
剑兰种球养殖中存在严重的品种混杂和品质退化问题。为了提高种球品质,防止品种退化,可定期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用以脱毒、复壮,高质量养殖剑兰。方法是取花茎或球茎的侧芽,剥去绿色叶鞘,摘除花蕾,消毒后作外植体接种存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60天左右开始结球,4~6个月可收获到种球。
2、栽培管理
(1)选地施肥。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结构性能良好的砂壤土。施足基肥,适量补充氮、磷、钾肥,节制氮肥的施用,避免氮肥过多增加植株患病率。深翻土地,清理排水沟。
(2)球茎消毒。种植前应进行球茎消毒。方法是将贮藏的种球去除皮膜,放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再用50%多茵灵500倍液浸泡30 分钟,50%福美双粉500倍液浸泡10分钟,取出堆积并用塑料薄膜覆盖1小时,摊开晾干。
(3)适时栽种。夏季供花可于春季露地栽植,冬春季供花则于温室栽培,生长期比夏季长20~30天。栽植时为防止倒伏和子球生长,应适当深栽,并于栽植畦周围插立杆围绳索。栽植畦面高5~10厘米,宽1米,干燥地区可做平畦。植株密度要疏密合适,一般每亩栽1.3万~2.7万株。
(4)栽后管理。栽后若土壤干燥,要进行灌溉,促使球茎迅速生根。第3片叶到第7片叶生长期间,是小花原基形成期(三叶期),也是母球茎根系开始死亡,新球茎长出新根的关键时期,要特别注意水分的供应,同时结合松土,除草,追肥等。剑兰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一般不超过27℃,因此在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通风和遮荫,避免温度过高引起植株生长的衰老与退化。
(5)采收贮藏。夏季开花后应及时剪除残花,加强水肥管理,使地上部分的营养向地下转移,促进地下球茎膨大。秋季球茎成熟后应及时采收贮藏,掘起球茎,去除土块杂物,剪去干枯的茎叶,将球茎晾干后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贮藏。若需凋整花期,则要冷藏干燥,避免萌芽腐烂。一般充分干燥的球茎于1~3℃冷藏可贮存1年,仍能正常发芽。
3、病虫防治
(1)球茎腐烂病。该病是贮藏期经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由青霉素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受害部位呈黄褐色稍凹陷,周围出现黑色溃疡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上面产生青绿色的霉层,球茎萎缩干硬。挖球茎时尽量减少创伤。将收获的球茎先放在冷水中浸泡,然后再放入53℃含有5%酒精中浸30分钟,取出后迅速使其干燥,再进行贮藏。贮藏室要注意通风、干燥和保持低温(4~5℃)。
(2)蛞蝓。俗名鼻涕虫,主要食害种芽、幼嫩叶片。被害叶片呈孔洞或缺刻。可于傍晚用3%石灰水或100倍氨水喷杀。
(3)蓟马。该虫食害叶、花、嫩茎及球茎。成、若虫白天大都匿藏于叶腋间为害,阴天或夜间爬到叶面为害。当花受害后,叶片变色,花穗及球茎失去常态。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3 000~3 5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