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垂筒苣苔的栽培

   发布日期:2016-07-06    
核心提示: 垂筒苣苔是苦苣苔科Smithiantha属的植物,也有人翻成绒桐草。有别于其它苦苣苔家族的外型,垂筒苣苔的叶子及花序都自成一格,
    垂筒苣苔是苦苣苔科Smithiantha属的植物,也有人翻成绒桐草。有别于其它苦苣苔家族的外型,垂筒苣苔的叶子及花序都自成一格,直挺挺的锥状花序上垂吊着筒状的花朵,因此英文名为Temple Bells。


 
    垂筒苣苔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一带,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5-35公分,叶心型,密布绒毛,叶色浅绿、深绿或红色,叶脉处有红褐色的斑纹,看似绒布般的质感。于休眠期前会长出地下鳞茎,等气候合适时鳞茎会再度萌发出新株。花序从植株中心或叶腋抽出,花朵筒状,花色有红、黄、橘、白、紫等,花朵内侧有斑点或花心处有黄色色块,花期为秋至冬季。
    栽培介质排水良好即可,栽培处需半日照(上午)或终日明亮散射光,夏季要避开强光的照射防止叶片晒伤;若光线不足则植株易徒长倒伏,开花性也较差。由于花序会越抽越长,建议以3吋以上的深盆栽种较不会倾倒。开花后植株会进入休眠期,地上部逐渐萎凋,于根部形成鳞茎,此时要减少浇水,只要保持介质不完全干燥即可,等到春季新芽萌出时再大量浇水;也可于休眠期时将鳞茎挖出,贮存于夹链袋内(可适当保湿),当看见新芽长出时再将鳞茎种下。若于生长期间缺水枯死,会使鳞茎来不及形成,需特别留意。
    养殖以鳞茎、扦插、播种为主。鳞茎养殖即是将鳞茎分拆,每盆一段或数段(一段可长成一株)埋于盆中约3公分深,介质保持湿润,待其发芽后移至光线充足处。扦插需于植株未开花前,剪取顶芽约3节,去除最下方一节的叶片,插于介质中,置于阴凉处约1周即发根。播种合适的季节为春季,发芽适温约摄氏20-25度,种子不需覆土,等本叶长出4片时定植于盆中,当年即会开花。施肥宜选择缓效性的肥料。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