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月见草;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3-0061-01
月见草又名晚樱草、夜来香、待宵草、山芝麻等,是柳叶科月见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而尖,花黄色。月见草原产美洲地区,在我国东北也有野生分布,属长日照作物,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是一种集药材、油料、染料、饲料、纺织为一体的特种经济作物。
月见草商品性价比高,种植月见草能带来丰厚回报,是一项高效种植产业,月见草分布广变异大,全球有2 000多个品种。月见草具有抗寒、抗病、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点,种植月见草对绿化和美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起到重要作用。一次性种植,可连续采收6年。种植月见草管理简便,较种植常规农作物收入高。通过与林木套种立体栽培,还可提高收入。通过月见草在伊犁地区的引种栽培,摸索出适宜的种植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以便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1、月见草生物学特性
月见草一年生,株高60~100cm,株型直立,少分枝,基部木质,疏生软毛。叶对生,下部叶条状披针形,茎生叶无柄,披针形,具不整齐疏齿,长10cm。无限花序,花单生于叶腋,花瓣4枚,心形,花期6~9月,有芳香,傍晚至夜间开放。蒴果四棱形,种子细小数多,棕褐色。月见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抗旱,耐密植,基本无病虫害,易栽培,管理简便,喜日照充分、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肥沃土壤月见草植株健壮,分枝多,种子产量高。
2、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月见草在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良好。深耕细耙,表土要细、平、净。
2.2播种
月见草种子较小,每1kg种子约有40~50万粒,按80%的田间出苗率计算,播6kg/hm2种子可出苗195~225万株/hm2。以生产月见草根为目的,可播种7.5~10.5kg/hm2;以采种为目的,播种6kg/hm2左右。肥沃大田地适宜留苗量6~9万株/hm2,贫瘠大田地适宜密植9~18万株/hm2。月见草播种除适期、适量外,还必须浅播,只有当土壤缺墒时才略深播种,一般播种深度2cm左右,覆土轻踩,播种后10~15d即可出苗。大面积人工栽培可露地直播和育苗移栽2种方式进行。秋播在土壤结冻前完成,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较好,细沙拌匀,开沟播种。春播时,1份种子与3份细沙拌匀低温沙藏处理种子约1个月,于4月上中旬播种,保持苗床湿润。
2.3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间苗,进行松土除草管理。月见草小苗不耐旱,往往有缺苗断垄,生产上应分2次间苗。出苗后经1次移植,于6月上中旬进行定植。定植缓苗后当地上茎长到10cm左右高时,主茎上留7~8片叶,打顶摘心,促使其分枝和植株矮化,多开花。6月底以后抽薹的植株不要打顶,以免生育期不够而造成减产。月见草刚发芽时不必施肥,否则容易烧苗。真叶6片左右时,可施1次稀薄的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过磷酸钙,孕蕾期、开花期适当追磷肥、过磷酸钙。
2.4适期收获
2.4.1收花。7月下旬开始进入盛花期,需及时采摘即将开放的花蕾,阴晾干或脱水烘干处理。
2.4.2收种子。9月中下旬,植株有2/3以上的蒴果果实由青变黄、尚未开裂时进行收获。用镰刀割下茎杆,捆成小捆,晾干后即可进行脱粒。
2.4.3收根。10月中下旬地上枯萎后,挖根,除掉枯叶,干燥后出售。
3、参考文献
[1] 陈金兰,孟凡胜.月见草人工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6(6):17.
[2] 张志华.夜来香及其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1):44.
[3] 佘思勇,宋淑红.月见草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5(2):15.
[4] 严国昌,侯惠光,刘丽平.月见草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4(3):23.
[5] 唐绂宸.月见草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1(3):15.
[6] 谢心.月见草的开发价值及其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1(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