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紫菀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发布日期:2016-07-08    
核心提示: 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
    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


 
    紫菀喜温暖、湿润环境生长,耐寒,较耐涝,怕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干旱沙土外,均能生长,但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及沙质壤土为佳。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早春和初夏地里杂草较多,应勤除草,苗出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初期宜浅锄,夏季封行后,只宜用手拔草。
    (2)灌溉:苗期需适量水,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北方干旱地区栽种应注意灌水,无论秋栽或春栽,在苗期均应适当的灌水,但地面不能过于潮湿,以免影响根系生根。6月份是叶片生长茂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也是北方的旱季,应注意多灌水勤松土保持水分,7~8月间北方雨季,紫党虽然喜湿但不能积水,应加强排水,9月间雨季过后,正值根系发育期需适当的灌水,总之紫菀的灌排水应根据生长发育期和地区不同而异。 
    (3)追肥:一般要进行二次,第一次在6月间,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每次每 1000平方米沟施人畜粪水 3 000公斤~4 000公斤,并配施 25公斤~30公斤过磷酸钙。
    此外,紫菀开花后,影响根部生长,6~7月开花前应将花薹打掉,勿用手扯,以免带动根部影响生长。以促进地下部生长。
    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夏季多发,尤以高温、高湿季节发病严重,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轮作;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或200倍液多抗霉素喷雾。
   2)红粉病:6~10月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同上。
   3)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