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银杏叶斑病的症状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16-07-12    
核心提示: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叶斑病(P estalotia ginkgo hori ,银杏盘多毛孢)又称轮纹病,是已发现的银杏主要病害之一,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省市均有发生,危害银杏叶片,甚至引起银杏提前落叶,严重影响了银杏的观赏价值,不容忽视。
    症状病害。发生于叶片周缘,逐渐发展成扇形或楔形的病斑,色褐或浅褐,后成灰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有鲜明的黄色带,至病害后期,在叶片的正面产生散生的黑色小点,有时成轮纹状排列,阴雨潮湿时,从小点处出现黑色带状或角状粘块。
    病原。银杏多毛孢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病部的小黑点即分孢子盘,分生孢子盘直径100至180毫米,带状或角状的粘块即分生孢子块,分生孢子纺锤形长约15-24 微米,宽约7-9微米,有隔膜4个,中部细胞琥珀色,长12-16微米,顶生鞭毛2-3根,长8-16微米。
    发病规律。此菌以菌丝体及其子实体在病叶上越冬,经风雨或昆虫传播引起发病,以衰弱树和树叶受伤处发病较多,特别是从虫伤处侵染发病最多,7-8月前后开始发病,到秋季后发病加重,夏季的高温干燥或曝晒较烈的环境,以及衰弱植株和树叶,受虫伤较多植株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提供良好的排灌系统,注意基肥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注意N、P、K的平衡施用,避免高氮肥,培养健壮树势,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收集病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由于病害发生后,病情发展较快,所以利用药剂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喷药的适宜时期在发病前夕或初期进行,可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 6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2000 倍液;也可二者混用,用药间隔时间因病害严重程度及气候条件而定,强风过后,更应注意喷药保护,发现虫害及时防除,以减少伤口,防止病害发生。
    常见药剂: 代森锌、甲基托布津。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