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四季秋海棠茎腐病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6-07-12    
核心提示: 四季海棠,别名;四季秋海棠、蚬肉海棠,拉丁文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肉质草本。根纤维
    四季海棠,别名;四季秋海棠、蚬肉海棠,拉丁文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肉质草本。根纤维状;茎直立,肉质,无毛,基部多分枝,多叶。叶卵形或宽卵形,基部略偏斜,边缘有锯齿和睫毛,两面光亮,绿色,但主脉通常微红。原产巴西。四季海棠是秋海棠植物中最常见和栽培最普遍的种类。姿态优美,叶色娇嫩光亮,花朵成簇,四季开放,且稍带清香,为室内外装饰的主要盆花之一。人们将其应用于花坛布置,效果极佳。随着一些相对耐热品种的出现,四季海棠在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最主要的花坛花卉之一,具有株型圆整、花多而密集、极易与其它花坛植物配植、观赏期长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欢迎。一般为春秋两季栽培。


 
    四季秋海棠茎腐病是盆栽秋海棠常见的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受害严重的植株常引起倒伏死亡。该病主要危害茎部,也可侵染叶片。发病初期,感病植株近土面茎基部产生暗色水渍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发病后期,病部呈棕褐色软腐,并收缩下陷。当病斑环绕茎部一周时,植株倒伏死亡。叶片受害时,感病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斑,感病叶柄则呈褐色腐烂。环境潮湿时,病斑处可见白色丝状物,病斑干燥后,其上出现褐色粒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及菌核。病原为茄丝核菌,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及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内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形成菌丝体侵染危害;阴雨天气、淋水过多、盆土积水、植株有伤口时,往往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包括:
    1、减少侵染来源: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
    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施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多施磷、钾肥。加强植株间通风。
    3、药剂伤治:发病时,喷施65%敌克松600~8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1500倍液。土壤消毒可用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用药量5~6克/平方米。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