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养花温度基点适中

   发布日期:2016-07-16    
核心提示: 温度是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与花卉植物栽培中各项操作的时机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花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
    温度是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与花卉植物栽培中各项操作的时机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花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需求各不相同。通常依其对温度高低需求的不同特性,分为耐寒花卉,半耐寒花卉和不耐寒花卉三大类。


 
    广泛的花卉植物生育温幅是5℃至38℃。通常分为三个基点,即下限温、适中温和上限温。各类花卉因受原产地自然气候的影响,其生长范围的温度三基点也不相同。通常热带花卉生长基点为25℃至35℃;暖温带的花卉生长基点为15℃至25℃;高山花卉与寒温带花卉基点相同,生长基点为6℃至18℃。热带花卉在北方越冬,如果温度低于原产地的下限温,就会受到寒害而萎蔫,再低则因寒害而死亡。需低温的花卉度炎夏,如长时间超过上限温,也会导致生长停滞,甚至枯死。同一种植物的各部器官生长的温度基点也不相同,例如,有的花卉先花后叶,有的先叶后花,也有的花卉是花叶齐发。同一器官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也不同,例如,水仙花的花芽分化需30℃左右(入秋),待从鳞茎露头时为10℃(初冬),在从鳞茎伸出10毫    米时则为8℃(冬春)。花色的表现也因温度高低而有所不同。如月季在春末秋后,大丽花、菊花在秋后凉爽时节,花色艳丽且开花时间长。也有的花卉在高温强光下开花大而鲜艳,如荷花、睡莲等。
    自然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称为温周期现象。温周期分年周期(四季)和日周期(昼夜)。暖温带植物随年周期温度变化而春生、夏长、冬眠。但也有花卉为高温夏眠植物,如水仙花、仙客来、郁金香等,则在冬春季适合生长的条件下旺长。
    昼夜温周期现象是直接作用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决定植物生长的不是一昼夜温度的总和,而是日间光合作用的适中温度和夜间生长的适中温度。即使在温度周期昼夜变化不大的热带地区,植物生长也是这样一种规律。在花卉栽培中,地温(土温)和气温具有同等重要性,通常适中的地温是当时昼夜气温的平均值。
    温度对于花卉植物生长发育还表现在春化作用上。花卉在发育的某个阶段,特别是发芽后不久,由于低温的作用而促进花芽的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如秋播草花中,有一些花卉如果苗期不经过一段低温就不能开花结果,像金盏菊、龙头花、三色堇、草石竹等。木本花卉,如梅花、碧桃等,7月至8月间形成花芽后也要经过一段低温才能正常如期开花。山茶花的花芽形成要25℃以上,而生长开花却在10℃左右。
    在花卉栽培实践中,首先应了解各类花卉在原产地自然气候影响下形成的需温习性及其生长发育和休眠期所需的温度和温差,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适时适度的调节,以达到适应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根据各类花卉生育、休眠期所需温度的特性,采取调控温度的方法有效的控制花期,而达到一系列的栽培和观    赏效果。
    从各类花卉植物播种、育苗、栽培、出房、入室,乃至浇水、施肥、修剪和打药等等每一项栽培操作,都与温度环境密切相关,故每项操作之前,都应考虑与温度条件紧密结合。调节温度时注意稳升稳降,严防剧烈波动变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栽培效果。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