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分月扇舟蛾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6-08-02    
核心提示: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由于分月扇舟蛾养殖力强、幼虫食量大,容易爆发成灾,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面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由于分月扇舟蛾养殖力强、幼虫食量大,容易爆发成灾,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面积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


 
    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L.),别名银波天社蛾、杨树天社蛾、杨叶夜蛾。鳞翅目,舟蛾科。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为害杨、柳、白桦等。分月扇舟蛾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虫态。在上海1年6-7代,湖南7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少数以3龄幼虫在枯枝落叶中越冬,但越冬死亡率很高。越冬卵翌年4月上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栖啃食叶肉,但不结苞,3龄后分散食全叶,白天常爬在叶柄上。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以后基本每月1代,12月上旬最后1代成虫羽化,交尾产卵于枝干上越冬。
    幼虫:体长35-40mm,体纺锤形,背面黑褐色,两边黄色。背面有红色瘤和白色小圆点。腹部第1和8节背面中央各有1个大形瘤,瘤上具黑色毛和4个馒头状毛瘤,前面2个大、杏黄色,后2个小、黑色。
    卵:半球形,淡绿色,直径0.6毫米。
    成虫:体长12-18毫米,翅展27-46毫米。身体和双翅灰褐到暗灰褐色,头胸部背面有一条浓褐色纵带。前翅有4条淡色横纹,翅顶角斑扇形,模糊红褐色,翅中央有一灰白色线把圆斑横割成两半。
    蛹:红褐色,长15-16毫米,近圆锥形。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幼林内,在舟蛾产卵盛期采摘有卵叶片;及时采摘群栖初孵幼虫的叶片和虫苞,集中烧毁。
    2、灯光诱杀:在成虫羽化盛期应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3、化学药剂防治:一是喷雾防治对便于操作的幼龄林和苗圃地,在幼虫为害期喷洒25%灭幼脲I号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二是树干注射防治用树干注射机注射内吸传导性药剂,如40%氧化乐果、40%久效磷、5%吡虫啉高渗乳油,浓度1:2配制。也可用丁字钻在树干基部离地面20公分左右的地方,用有刻度的一次性注射器,往打好的洞里注入农药“保林3号”,并用黄泥封口,在6月中旬注射,一年一次,防治效果达到95%。
    4、生物防治:一是在4月雨后的晴天用白僵菌粉炮防治。二是苏云金杆菌0.5-1亿/ml喷雾防治。三是保护、招引杜鹃、白头翁、黄鹂等益鸟。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