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桑树野蚕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6-08-13    
核心提示: 桑(学名:Morus alba L.):桑科桑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
    桑(学名:Morus alba L.):桑科桑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能力极强。
 

 
    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中国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鲜、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
    桑树野蚕防治方法
    为害状:幼龄幼虫食害嫩叶,初孵幼虫有向上爬习性,昼夜取食,造成缺口,不喜活动。成长幼虫分散为害,昼伏夜食,被害桑叶仅留叶柄。严重时,一条桑条上有数十条幼虫,全园嫩梢均被食害,甚至无叶饲蚕。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4代,以卵在桑树枝干上越冬。发生参差不齐、世代重叠。成长幼虫体长约32毫米,体褐色有斑纹。各代幼虫盛发期为:4月下旬、6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在分枝或主干上,常群集一处,排列不整齐,三五粒至百余粒不等,卵期9-11天,越冬期210天左右,幼虫期16-26天。幼虫老熟后在嫩叶反面或两叶之间结茧化蛹,蛹期12-35天。成虫期4-10天。
    防治方法:
    (1)冬季刮除产在枝干上的越冬卵。
    (2)摘除虫茧。
    (3)捕捉各期幼虫。
    (4)用5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剂2500倍液,或60%双效磷乳剂1500倍液喷杀虫。严重地区中秋蚕结束后,不养晚秋蚕应及时打好关门虫。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