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鲜切花采后技术原则及必要性

   发布日期:2016-08-26    
核心提示: 鲜切花又称切花,是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饰花等花卉装
    鲜切花又称切花,是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饰花等花卉装饰的茎、叶、花、果等植物材料。鲜切花分为切花、切叶和切枝,适用于制作花篮、花束、瓶插花等,具有观赏价值,最常用的鲜切花有唐菖蒲(即剑兰)、月季、菊花、康乃馨、非洲菊、红掌等。鲜切花可用冷藏、辐射等方式保鲜。


 
    一、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
    切花采切后,离开母株,被切断营养和水分的来源,成为独立的生命体。为了维持一定的采后寿命,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切花采后技术的一般原则如下:
    1、切花应在适宜的发育阶段采切,这是保证切花内在质量和货架寿命的重要环节。
    2、花茎采后应该立既插入水中和置于阴湿环境下,防止阳光曝晒;切花应尽快预冷,去除所带田间热,并进入冷链。冷藏是切花保鲜的主要措施,冷藏温度因种类而异。
    3、需要较长时期储藏或长途运输的切花,应先进行水合处理,对乙烯敏感的切花应进行硫代硫酸银(STS)脉冲处理或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防止储运过程中失水过多。
    4、使用各种切花保鲜剂是采后处理技术的一项必要措施。保鲜剂包括水合处理液、茎端浸渗液、脉冲(或硫代硫酸银脉冲)处理液、1-MCP处理剂、花蕾开放液、瓶插保持液等。
    5、采后保鲜处理措施应该贯穿在栽培、采收、分级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零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好。
    6、储存运输的关键措施是低温、高湿、快速。
    7、零售业切花处理包括:花茎再剪截,水合处理,保鲜剂处理,花蕾催开处理,储存等环节。
    8、消费者切花处理包括:花茎再剪截,瓶插保持液使用,环境条件控制等。
    二、切花采后技术的必要性
    花卉是一种鲜活园艺产品,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衰败,失去观赏价值。世界花卉的采后损失率平均在20%左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花卉业对采后处理技术不够重视,花卉采后损失率更高。采用适当的采后技术,将使损失率减少5%~10%,花卉业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大大增加,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技术进步。
    最近30年来,对花卉采后处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花卉采后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花卉业的进步。采后技术包含了花卉采收、分级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零售和消费各个环节,涉及到载培者、批发商、零售商和消售者等,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花卉分级包装技术已大大改进,逐渐实现标准化。花卉保鲜剂已在采后各个环节广泛使用,新的保鲜制剂不断涌现,如新型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保鲜运输凝胶(FTG)等。冷藏是采后处理的一项基本技术,它包括干储藏和湿储藏;精确控制储藏环境是发展方向;气调储藏和低压储藏技术也在发展中;花卉空运、陆运和海运方法也不断在改进;盆花和观叶植物的驯化处理技术已日趋成熟;这些技术进步大大减少了花卉采后损失,开拓了新的市场潜力,促进了国内和国际贸易的大发展。
 
 
免责声明: 如果本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西北苗木网的图/文等稿件,均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