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木名称 | 米经(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地径(cm) | 价格(元) | 单位 |
众成一号苹果苗 | 0.1 | 110 | 10 | 1 | 7 | 元/棵 |
烟富0苹果苗 | 0.3 | 100 | 10 | 1 | 8 | 元/棵 |
红肉苹果苗 | 0.2 | 120 | 11 | 1 | 4 | 元/棵 |
鲁丽苹果苗 | 0.2 | 100 | 12 | 1 | 6 | 元/棵 |
黑钻苹果苗 | 0.2 | 120 | 12 | 1 | 10 | 元/棵 |

1.果实长圆形,果型高桩,果肉黄色,肉质致密、细脆,汁液丰富。
2.上色快,摘袋后3-5天就能达到全红,包括树内膛果。果实着色全面浓红、色相片红、艳丽。
3.表光好,星点小。
4.色泽褪老慢,摘袋上色后,可在树上待20-30天,色泽仍然鲜艳,果皮抗老化耐粗糙。
5.果个大,单个果重八两~一斤二,85果占90%。
1.产量高,每棵树可产果100斤以上,亩产万斤以上,且优质果多。
2.树形: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可立架栽培。
3.全部选用生地育苗,不用重茬地,苗木质量有保证。
4.不打一滴除草剂,更不和其他苗圃进行联合育苗。
5.采用人工移栽育苗,而非种子直播,保证了海棠苗的根系健壮发达,也保证了移栽后的苗子比普通苗成活率更高、长势更旺盛。
6.种苗都来自专业的采穗圃,每个枝条都是在母本园里经过几年的连续观察,结果稳定、无变异、品质更优良的母树上采集,苗木的纯度有保证。

红富士苹果树由初果期向盛果期过渡主要应解决好树体结构的调整、结果部位的过渡以及结果枝组的整理三方面的问题。
一、树体结构的调整
1.控制树高
落头开心,行距4米时,树高控制在3~3.2米,行距3米时,树高2.5米左右。落头时让开心处后一个枝组或主枝形成后再进行落头,分两年完成。同时在落头枝对面形成一个跟枝,以辅养伤口的愈合。
2.疏密通光
对初果期层间保留较多的辅养枝,除回缩改造成结果枝组以外,其余过密者要适当疏除和回缩。通过逐步清理使果树在夏季能分出层次,保持50~70厘米的叶幕间距,改善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
3.疏外养内
对树冠外围长势偏旺枝条过多的树,本着“疏大不疏小、疏多不疏少、疏老不疏幼”的原则,适当疏除树冠外围的侧生过密枝条,以平衡内外长势,使内膛枝发育充实健壮。
二、结果部位的过渡
初结果期树以辅养枝结果为主,随着树体生长,临时性辅养枝逐渐回缩、疏除,到盛果前期转向以**性辅养枝结果为主,这是结果部位的第1次过渡。到盛果期则由**性的辅养枝过渡到以骨于枝结果为主,这是结果部位的第2次过渡。在两次过渡中修剪要注意:控制好临时性辅养枝,尽量增加**性辅养枝上的结果量,培养好结果枝上的结果枝组。
1.辅养枝的控制
常采用结果逐年回缩的办法,处理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削弱树势和影响产量。有空间时,辅养枝可以改造成结果枝组。
2.结果枝组的培养
就1棵树而言,下层枝组应多于上层,树冠内部枝组应多于外部;就1个枝而言,梢部宜小而少,中部大而多,后部居中。主枝背上以小为主,两侧及背后大、中、小结合;就树形而言,改良主干疏层形树,幼树至初结果树以单轴延伸的中、小型为主,盛果期大、中、小结合。1个主枝上应有2~3个结果枝组。1~2层主枝间可安排2~3个大型枝组。上部落头开心,培养成1个大型结果枝组。1棵树大约有15个左右大型结果枝组,中、小型结果枝组插空。自由纺锤型树,应以中、小型结果枝组为主。
三、结果枝组的整理
1.对枝组过多、过密的树,要选留壮枝组,疏除密、弱枝组,集中养分,复壮长势。
2.适当回缩细长枝组,并短截后部1年生营养枝或中长果枝,促使下部分枝加宽,扩大结果部位。
3.对分枝较少且松散的枝组,多短截促使多发枝,增加枝量,占据空间。
4.对背上的大型枝组,过密的疏除,过高的缩剪,控制其生长范围;过强的去强留弱,去直留斜,重缩到向侧面生长的分枝上,缓和其生长势。
5.对冠中缓放枝条过多,且冗长、光秃、不成枝组的,先疏除密集、强旺、无分枝的光秃枝,再对侧生、水平、长势缓和的,分期分批缩剪,在2~3年段的叶丛枝或瘪芽上促生分枝后,逐步培养为结果枝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