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2013-03-07
(2013-03-07 12:00:05)
js.cn/blog7newtpl/image/33/33_10/images/sg_newsp.png);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left: 3px; width: 86px; padding-right: 0px; zoom: 1; display: inline-block; font-family: Verdana, 宋体, sans-serif; white-space: nowrap;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letter-spacing: 5px; color: rgb(73,73,73); font-size: 12px !
important; overflow: hidden; cursor: pointer; margin-right: 6px; text-decoration: none; padding-top: 0px" action-data="{srcBlog:1, blogId:'c0765bb30101fbxc'}" action-type="reblog" sg_abtn_ico="" href="
javascript:;">
转载▼
王道沟村:小苗木带来大效益:【上像】现如今,在咱菏泽农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养殖和种植专业村,大伙都憋足了劲地想法致富呢,牡丹区马岭岗镇王道沟村更不落后,人家是种植苗木的专业村,大人小孩加到一块,人均收入将近3万块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咱去看看人家是怎样在小苗木上发家致富的?
【出镜记者】张帆:观众朋友们在我手里拿着这个制作非常精美的心形工艺品呢,是云龙桑的枝条制作而成的,而这些原料的产地是在牡丹区马林岗镇的王道沟行政村,而这个村成为了全国大的云龙桑的种植基地。
【解说】这些精美的工艺品的原料,可都是人家牡丹区马岭岗镇王道沟村村民植出来的。王道沟行政村,全村1391人,土地面积1270亩,人均还合不到1亩土地,可是就在这几分的土地上,人家王道沟村人可挣到不少钱呢。
【同期 牡丹区马岭岗镇王道沟村村支书 王仓文:俺这个整体的收入情况,就去年来说,俺这个行政村总体收入达到三千多万,人均收入合上两万多不到三万。】
【解说】王道沟村是一个种植苗木比较集中的专业村,而且那名气可不是一般地出名,人家是全国大的苗木基地。既然是全国老大,那苗木品种可少不了,各种绿化树、果树,是应有尽有,那叫一个全活。
【同期 牡丹区马岭岗镇王道沟行政村村支部书记 王仓文 主要是有这个西府海棠、有这个白蜡、速生国槐、女贞、梨苗、桃苗、柿子苗等等连苹果苗,光这个苹果苗都好多种。】
【解说】一亩苗木一年就能卖上好几万块钱,这土地在王道沟村可被村民看成宝贝了。别看人家村土地面积不大,可是村民们有的是办法,买也好、租也罢,现在村里拥有了3000多亩土地呢。
【同期 王道沟村村民 朱金峰:现在俺村种了一千三百多亩。光在外边包的地统计下有三千多亩,效益特别可观,就是这二年这个苗木价位上一直上升。】
【解说】村民朱金峰租种了60多亩地,全都种上了各种苗木,这一年下来,100多万就乖乖地装进了腰包。
【同期 王道沟村村民 朱金峰:我种的苗基本可以的。我现在卖的钱快二十万了。光这一项,光西府海棠这一项卖了二十多万。剩下的都是大苗都比这还值钱呢。】
【解说】和朱金峰一样,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这苗木,这不,开春了,大伙都加班加点地忙活起来,那边卖着长成的苗木,这边新的苗木又栽进了地里。依靠这些绿化苗木,乡亲们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那么,当初王道沟的乡亲们怎么想到种植苗木的呢?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
【同期 牡丹区马岭岗镇王道沟村村支书 王仓文: 从78年来这俺就没种粮食,就是一直是种果树。那个时候是俺老书记去外面考察去,结果和郑州果树所的联系上以后,他就作为俺王道沟。作为种果树的育苗基地。】
【解说】村里鼓励大伙种植苗木,得到了这个信息,乡亲们就开始种植起了苹果果树,虽然共有1000多亩土地,可是村里一下子就种上了700多亩苗木,第一年,大伙就尝到了甜头。
【同期 牡丹区马岭岗镇王道沟行政村村支部书记 王仓文 俺这个效益是比较可观的,家家户户现在都植苗的,它比种作物一年的收入就是跟你十年的收入,给种农作物。】
【解说】后来大伙又学会了嫁接技术,这小果苗越卖越好,随后的几年,小果苗给村民们可带来了大效益。可是俗话说:“花无百日红”。虽然乡亲们在桑树上尝到了甜头,可是市场上是瞬息万变,种果树的效益也是忽高忽低。1994年一场灾难降临了。
【同期 牡丹区马岭岗镇王道沟村村支书 王仓文:9月下雪,9月下雪以后这个苗子一冻,冻得一死,外界的客户不来调苗了。从94年一直到97年这一段时间,俺的苗子进入低谷了,进入低谷以后从97年开始往这果苗不行了。】
【解说】灾难天气加上市场低谷,两年的时间,种果苗都没取得好效益,大伙泄气了。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又发现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市场上绿化树苗木卖得很俏。咱有多年种植苗木的经验,市场有需求,大伙开始转种绿化苗木。
【同期 王道沟村村民 朱金峰:因为啥从这个人的技术上,从91年俺这个鲁西南第一村,从果苗上那时候收入三百多万,技术都有,这人都会嫁接。从技术修剪到技术各方面来管理上特别过关。】
【解说】这绿化苗木可是赚钱的很,大伙不光在本村种植绿化苗木,还到外村承包土地,扩大了种植规模。现在,王道沟行政村的绿化苗木已经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同期 王道沟村村民 朱金峰:从去年成立的,销路上基本不愁,绿化苗跟其它苗不一样,它长一年它价位就能窜一倍。你今天长的苗一块,明天就能卖2块甚至卖5块那样,这价位就是这个样。】
【解说】后来,大伙种植了一种新的苗木品种——云龙桑,这桑叶养蚕,枝条可以出售。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枝条廉价地卖给了别人,大伙觉得心疼了。
【同期 王道沟村村民 王景平:自己种完以后,剪下来条卖给人家。人家去做加工。咱就是挣个这个苗子条钱。看人家加工以后利润翻几倍。
【解说】学会了加工技术,大伙将这些云龙桑的枝条,经过脱皮、整理、漂白、加工等几道手续以后,不起眼的小枝条,就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它们漂洋过海,给乡亲们带来了大收益。
【现场:记者张帆:王总我看咱这就是云龙桑枝条了吧?
王道沟村加工户 王景平:对 对 对
记者张帆:这些枝条它能做什么?
王道沟村加工户 王景平:这个枝条原来就是养蚕用,用完以后这都是废料,现在把这枝条通过扒皮之后做成这些产品,做成挂件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