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松苗立枯病
此种病害发生在 1-2 年生幼苗上,也有发生在 3 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发病率高。病害症状随着苗木生长时日增加而变化,一般表现出以下四种类型:烂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茎叶腐烂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
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一般说来,土湿低温时,丝核菌多、土壤干燥,气温高时,镰刀菌多。幼苗被害后,经几小时就发病,因而传染很快。出苗后发病时用药防治: 30% 苏化 911 粉,每亩用药量 0.75 公斤 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 30% 苏化 911 乳油 720 毫升加水 (二) 油松球果螟
在章古台地区, 1 年 1 代,每年 5 月,越冬幼虫开始破网而出,多数首先进入雄花序,而后进入嫩梢和 2 年生球果。
药剂防治:幼虫转移危害期间喷 (三)松梢螟
在章古台地区, 1 年两代,以不同龄期幼虫在树梢内蛀成虫道越冬,少数幼虫在树干皮下越冬。防治方法同油松球果螟。
(四)松纵坑切梢小 蠹虫
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降树干基部,而且病腐木、枯立木、风倒木和风折木则受害更甚。防治方法除保持林地卫生外,喷六六六粉剂。
(五)落叶松毛虫
危害针叶,在章古台地区 1 年发生 1 代,每年 4 月中旬前后开始危害。防治方法是搞好虫情测报工作的同时,幼虫食叶期喷松毛虫杆菌,成虫期设黑光灯诱杀。此外,每株成材树绑毒绳也是防治松毛虫的良好办法。
(六)冬天来了 植物病虫害防治不能放松
冬季,园林植物病虫的越冬场所相对固定、集中,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