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龙盛绿源苗木有限公司 

主营:樟子松、油松、丁香、侧柏、水蜡、五角枫、红瑞木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龙盛绿源苗木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李先生
  • 电话:13514183223
  • 邮件:376994789@QQ.COM
  • 手机:13514183223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樟子松栽培技术
新闻中心
樟子松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2-04-02        浏览次数:2798        返回列表

一、        苗木生长情况
根据樟子松育苗观察情况, 4 月下旬到 5 月上旬播种,播种后 7 — 10 天出齐苗,这时麻雀危害严重,应照麻雀一个月,出苗 20 25 天种壳脱落, 35 天左右即能长出真叶,在此时主根上生出很小很短的侧根,但幼苗细弱,防止风吹沙打,做些防风沙的措施。这时幼苗需水分,应少量多次的灌水,但水流应细。 5 6 月间幼苗生长缓慢,苗高仅 2 3 厘米,但根生长快,长可达 10 厘米以上,这时土壤温度正适应立枯病的发生,可采取浇水调节床面温度,可以喷雾 0.5 %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但喷洒半小时后必须清水冲洗叶面,以防发生药害,还可以喷洒 0.5 1 %波尔多液(等量式,每周一次),在 7 8 月间是一年生苗木生长快的季节,此时温度又高,苗木蒸腾量大,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苗木才能旺盛的生长。在 9 月上、中旬高生长逐渐停止形成顶芽,但粗度粗生长可延续到 9 月底,这里为促进苗木的木质化应停止施肥,少浇水,一般一年生苗高可达 5 8 厘米。
二年生留床苗 4 月下旬顶芽开始萌动,在 5 月上、中旬是二年生苗木生长旺盛时期,一般可生长 2 厘米以上, 5 月下旬后高生长逐渐停止,应及时浇水追肥,以便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粗生长及根系发育可延续到 9 月底,但在 7 8 月间应勤松土,以促进根系的发育。一般留床苗的苗高可达 15 厘米以上。
二、        育苗技术措施

1           
育苗地选择

樟子松育苗地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较厚,呈中性或微酸性,比较肥沃的沙壤土。育苗地可以连作,根据历年苗木生长情况,凡连作的不仅苗木生长健壮而病害也少,但连作时间不能过长,因培育一年生苗时浇水量大,苗木密集,土壤中的养分消耗的多,造成土壤物理性状不良,地力瘠薄,影响幼苗生长,好是一、二年生松苗相互输作较好。具有关资料介绍在新开辟的土地上培育樟子松苗,亦可将松树育苗地里的土壤撒于苗床表层土壤中,对促进苗木生长,增强幼苗抗性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        施肥改土
樟子松虽耐瘠薄,但为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用足够的肥料,苗木才能生长好,达到出圃标准,否则苗木细弱,根系不发达,不能适应沙地造林的要求。但作底肥所需要的肥料,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捣细,从苗木生长情况来看,以施猪粪羊粪较好。但羊粪分解快,如果施用方法不当,如与土壤混拌不均,或水分管理不及时会发生少苗,影响苗木生长。施肥一般亩肥 2 万升左右,把农家肥均匀的撒在地上,然后再耕地,切忌成堆,影响苗木根系生长。
1)    种子处理:
樟子松播种不处理种子也能出苗,但为了促使种子在播种后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幼苗抗性,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一般种子处理有三种方法:
A)   雪埋,在 1 3 月间选择背阴处,把雪在坑中堆 30 — 50 厘米厚,然后将种子用 3 倍的雪拌匀,盛入麻袋放入坑中,上面再用雪将四周盖严,为了防止春天雪溶化,可在雪上面覆 40 — 50 厘米厚的杂草,没有雪可把冰捣碎代替。在播前 3 5 天将种子取出放在向阳处,待雪化后用 0.5 %的高锰酸钾消毒 2 小时,捞出后放在温暖处进行催芽,等有 50 %左右的种子裂口时就可以播种,切忌幼芽发出后再播种。
B)   沙芷:在播种前 15 20 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坑深宽 50 厘米左右,坑大小与种子多少而定,将消毒后的种子混与 2 倍湿沙放入坑中,沙子湿度以用手握沙,指缝不滴水为宜,夜间应用草帘或麻袋盖上以保温度,白天将所盖之物掀起,并上下翻动种子一次酌其情况适量撒水,经过 15 20 天,大部分种子裂口,就可将种子由沙子里筛出就及时播种。
C)   温水浸种,是在播前 5 7 天,先将种子消毒,再用 40 60 ℃温水浸泡一昼夜,但种子放在水中必须搅拌,到水冷后为止,捞出放于室内温暖处,每天用 20 30 ℃水淘一次,到有 50 %的裂口时即可播种。
以上三种经过试验雪芷好,发芽率高,出苗快而齐,幼苗生长健壮,抗逆性强,而沙芷方法简单有利于适期播种。
几种种子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苗木的影响
处理方法
苗高㎝
地径
发芽率%
幼苗死亡率%
雪埋
7.15
1.19
70.1
3.5
沙埋
6.70
0.18
62.5
10.7
温水浸种
5.43
0.17
34.5
13.5
种子以章古台的好,因他经过 20 多年的引种栽植,适应性强、生长期长、种子饱满、颗粒大、发芽率高。
四、        播种时间以四月中下旬好
不同播种时期种子发芽、苗木生长情况
播种时期
苗高㎝
地径㎝
发芽率%
4 10
9.5
0.15
60.5
4 15
8.5
0.15
73.9
4 20
7.5
0.15
74.6
4 25
7.0
0.13
80.5
4 30
7.1
0.13
81.8
播种前应注意苗床表土保持湿润,如干,应少量浇些水,待床稍阴干时,将床面搂起 0.5 1 0 ㎝深的床面,以防止种子滚动混淆苗行。以利于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然后撒种子,横床条播播幅宽 3 4㎝,行距 8 10㎝,撒种后及时镇压,把种子压在土中以防芽干。覆土厚度为 0.3 0.5㎝,不宜过厚,否则幼苗出土困难。每亩播种 8 10斤种子。
五、        播后管理:

1           
设置风障,以防风剥覆土,沙打幼苗,等到 5 月下旬到 6 月上旬季风停止后,分期分段撤除。

2           
覆草为防止覆土被风吹掉,增高土壤温度,保持水分播后在床面上覆一层稻草,麦草也行,厚度以看不见床面土为限。当幼苗出土 50 %以上时逐渐撤除,苗全出土撤除完,但撤草时小心细致不要伤害苗木。

3           
防止鸟害,樟子松幼苗顶出土时,易遭鸟类啄食,应设专人看护照鸟,一月左右待种壳全部脱落后为止。

六、        苗期管理:
1)    播种到出苗齐,表土必须保持湿润,防止芽干造成缺苗断条,但浇水量不宜过大,一般应在午后进行。
2)    出苗后到 6 月底,土壤温度正适合立枯病繁殖,更由于幼苗细嫩,地表温差大,易遭灼害,在浇水上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以调节床面温度、湿度,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及日灼害,一般应在上午 10 12 时浇水。在 7 8 月为高生长期发病期已过,根系已伸展,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必须供给大量的水分,应每隔 2 3 天浇一次透水。在 8 月中、下旬后为促进苗木木质化,有利于越冬应隔 10 天左右浇一次水,除天气特别干旱一般不浇水。
3)    为保证幼苗有足够的养分,一般从 6 月中下旬,每平方米施硫酸铵 5 10 克,每隔 10 天左右追一次肥,数量每平方米一次不能超过 25 克, 8 月中旬后应停止追肥,追肥时应先浇清水湿润苗叶,然后将稀释的肥料水浇于床上,再用清水及时冲洗,以防肥料附着于茎叶上,灼伤幼苗,后期追肥更需冲洗,因叶覆盖面大易于粘着肥料。
4)    为促使苗木根系发育在 7 8 月间每隔 15 天松土一次。消灭杂草可以在播种时把除草醚拌在覆土中,每立方米拌 2 克,苗出齐后把除草醚少量与沙土拌上撒在苗床上,然后浇水,一两次可以控制杂草。在出苗后每隔 10 天左右喷一次波尔多液,可以控制病害。
5)    越冬保护,樟子松是耐寒冷的树种,但幼苗期间,由于冬天的干燥气候影响,地上部分蒸发较强,苗木易失水分,导致生理干旱而枯死,因此在冬季保护为重要,只有保护好幼苗才能安全越冬,从冬季苗木死亡规律看,发生在气温变化幅度较大,蒸发也大的 3 月份,因在 3 月下旬 4 月上旬土壤开始解冻,有时白天温度上升到 10 ℃但晚上又下降到零下 10 ℃,空气干燥,季风频吹,苗木体内水分大量消失,这时苗木根系尚未活动,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枯干,造成苗子大量死亡,所以在冬天樟子松幼苗覆土很重要也是育苗保存的关键。一般在 11月份的中旬左右,土地即将冻结时,给幼苗覆盖厚度为 15厘米以上的土,到第二年春四月上旬分 2-3次逐渐把土撤除,并且及时灌水,覆土太薄,因我区冬季风大,地表面又没有覆盖,表土被吹,厚度减薄造成苗木失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