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河南鄢陵新旺苗木 

主营:大叶女贞、国槐、栾树、青桐、法桐、红叶李、玉兰、侧柏、等各种工程绿化苗木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河南鄢陵新旺苗木
  • 联系人:潘亚楠
  • 电话:13569983225
  • 手机:15038117578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花卉苗木锈病发病的基本规律
新闻中心
花卉苗木锈病发病的基本规律
发布时间:2013-08-24        浏览次数:215        返回列表


  一、锈病病害流行因素
   1、气候因素
   在气候因素中,降水,已经降水导致空气湿度大对锈病发病影响较大,在这种环境下大多锈菌的开始生长发育,孢子产生萌发和发病,适宜稍偏低的温暖天气,当气温在10~26℃时锈病较重,温度不稳定都会抑制孢子形成、存活萌

发和侵染所以在我国大多在春、秋两季为锈病的高发期。
病害与空气湿度密关系很大,空气相对湿度连续数天在80%以上,尤其是饱和湿度,病害就会很严重。孢子一般都是在水滴或水膜中浸泡的时候才能萌发,多雨,多露或大雾天气就会造成病害流行。
   2、养护管理因素
   在园林养护管理的时候,改善局部气候条件,有利植物生长,还可以增强植物抗病性。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花木,可减轻发病,而土壤板结粘重,或贫瘠保水保肥力差的砂土发病就重。
种植过密,阳光不足,偏施氮肥,花木徒长,苗圃长期积水,植株生长不良,抗病力弱;管理粗放,不及时整枝修剪,园内清洁卫生差,病枝落叶多,病原菌大量存在病害就重。
二、锈病流行规律
   侵染循环
   锈菌的侵染循环较复杂,不同锈菌差别很大。病菌越冬,有的以菌丝体或菌丝体和夏孢子在植物的芽、枝叶、留种母株等病组织内,菌丝体可存活多年,有的以冬孢子和(或)夏孢子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
有的在病残体和病组织内部可越冬,由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侵染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
五种孢子中,能侵染寄主的只有锈孢子、夏孢子和担孢子,夏孢子可多次重复再侵染,而单寄主的玫瑰锈菌,其夏孢子和锈孢子都能再侵染。胶锈菌因缺夏孢子,故无再侵染,仅一次初侵染。
孢子主要靠风传播,也有借雨水滴下溅传。锈孢子和夏孢子萌发后,一般从气孔侵入寄主,担孢子可直接穿过寄主表皮或从气孔侵入。一般幼芽、嫩叶、嫩枝易受侵染而发病。
转主寄生锈菌,只有存在转主植物时,才能完成侵染循环引起发病。
   锈病菌中,仅红花锈病等很少种类通过种子传病,而大多借病苗木、插条和接穗等传病。孢子随气流传播的范围较广,梨胶锈菌的担孢子可传到约5公里处。
有的锈菌以夏孢子随千余米的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到数百至数千公里外的不同自然地理区、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陆,地域跨数十个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