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的生长离不开铁、镁、硫等元素,缺少微量元素会使苗木产生黄化现象,现江西绿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苗木缺乏元素引起的黄化症状和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1)缺硫失绿
缺硫失绿的外在表现与缺铁失绿症相反,先表现为叶脉发黄,而叶肉组织仍然保持绿色,后直至全叶发黄,根系发育不正常。叶片从基部出现红色枯斑,通常植株顶端的幼叶受害较早,叶坚厚、枝细长,呈木质化。当植株缺硫时,可撒施少量的硫磺或石膏粉,也可埋施少量的硫酸铵,或喷施0.3%的硫酸铜溶液。
(2)缺镁黄化
缺镁引起的黄化表现为:与缺铁症相反,它是先从植株下部的叶片开始褪绿,出现黄化,逐渐由下向上部叶片蔓延,初叶脉保持绿色,及至叶肉变黄(这一点与缺铁相似)。不久后,下部叶片变褐枯死,有的脱落,同时枝条细长且脆,根系长、须根少,开花少、花色泛白。究其原因是碱性土壤影响到植物根系对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对于患有“缺镁症”的花卉植株,可通过调节土壤pH值,喷施或浇施浓度为0.5%的硫酸镁溶液来补救。
(3)缺锰失绿
锰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缺锰症常从新叶开始,表现为叶肉失绿,呈枯黄、黄白,或略带灰色,叶脉仍呈绿色。单子叶花卉为平行叶脉,失绿小片为长条形;双子叶花卉为网状叶脉,失绿小片为圆形;叶脉间的叶片部分突起,使叶片边缘起皱。缺锰严重时,失绿小片会扩大相连,叶尖或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呈灼伤状,且停止生长。对锰比较敏感的观赏植物,在碱性或微碱性的土壤条件下,易发生缺锰失绿症。对于出现缺锰失绿症的花株,可先行调节土壤的pH值,如将少量的硫酸锰和生理酸性肥料混合后埋施入土中,在花、果期则可用0.05%~0.1%的硫酸锰溶液喷施。
了解更多苗木咨询请登录江西绿农**网站:http://www.gclnhm.com
或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赣彩绿农”微信公众号,可及时了解更多新苗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