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建所早的果树科研单位之一,其前身为日伪时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熊岳城苗圃,始建于1909年。
本所是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省级果树专业科研机构,同时是**园艺学会李杏分会挂靠单位、《北方果树》主办单位之一、营口市园艺科学研究所。1997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科研院所。
全所在职职工342人,科技人员138人,其中博士12人(含在读),硕士41人(含在读),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50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岗位专家1人。试验区面积120公顷,拥有我国的国家李杏种质资源圃和我国建园早、收集北方林木树种多的熊岳树木园,保存苹果、梨、葡萄、李、杏、树莓、蓝莓、观赏果树等资源2000余份、林木资源540份。建有农业部小浆果遗传改良及高效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现代苹果、梨、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熊岳综合试验站,辽宁省“北方果树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果业示范基地,熊岳李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拥有气象色谱仪、光合仪、PCR等先进科研仪器100余台(件). 所长、党委书记:张秉宇
本所主要从事北方落叶果树新品种选育与引进、资源收集与利用、果树栽培(包括设施栽培)、果树组织培养、病毒检测和脱病毒苗木繁育、果树土肥、果树植保、果品贮藏加工及设施蔬菜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自建国以来,我所在果树新品种选育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在苹果育种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水平。特早熟苹果品种“辽伏”的育成,把苹果栽培地域向南推进4个纬度,填补了我国长江流域没有大苹果栽培的局面;率先从日本引进富士苹果并进行丰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广,带动了全国富士苹果的发展,为完成我国历史上次苹果品种更新做出了重大贡献;成功进行了设施果树栽培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省内乃至全国设施果业的发展……“九五”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84项,获省部级一、二等奖14项,取得国家专利7项,先后选育出果树新品种14个,植物新品种保护2个,引进国外果树优良品种28个,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省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