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甘肃一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主营:樟子松、云杉、油松、花灌木等绿化苗木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甘肃一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联系人:曹虎
  • 电话:0935-5952612
  • 手机:13399350098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新闻中心
一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3-06-18        浏览次数:459        返回列表
苗木:清源农民的绿色银行
作者:胡全基于光虎 文章来源:武威日报 点击数:222 更新时间:2012-5-13 20:32:43
5月8日,李文刚刚从宁夏六盘山调运树苗回到家中。“今年一个春天苗木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李文乐滋滋地对记者说。李文是凉州区清源镇蔡寨2组村民、凉州区林森苗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在清源镇,没有买不到的树苗,也没有卖不掉的树苗”。事实印证着李文的观点。目前,清源镇引进、培育的灌木、乔木、花卉、彩叶木、常青树五大类共100多个品种,形成了1万多亩的育苗基地。清源镇有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他们长期与全国各地的苗木市场、专业合作社、经纪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仅把本地生产的各类苗木远销河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大半个中国。同时,也购进全国各地的各类苗木,进行再销售,清源镇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的一个苗木购销集散地。
初夏季节,走进清源镇,冠如伞盖的榆树,紫得灿烂的红叶杨,花香四溢的丁香,挺拔苍翠的青海云杉、东北樟子松、祁连圆柏等苗木,一片连着一片,和风吹送,花香四溢,清风徐来,翻起了一轮又一轮绿浪。小苗木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大产业,这一片片苗木已经成为清源镇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一亩地的树苗一年收入六七千块哩”。同行的镇党委副书记张奎说,清源镇的农民大多靠植树育苗发家致富,尤其是蔡寨村,全村不少村民靠育苗收入盖起了新房,开上了小轿车……
清源人育苗起初是为了植树防沙。清源镇地处沙漠边缘,历来防风固沙就是当地村民的生产主题。李文说:“在我的记忆中,从父辈们起就开始种树了,那时候只种杨树、柳树、沙枣树。”1994年,清源镇蔡寨村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到了李文这一代人,不仅有依靠造林治沙勇气,而且具有在植树治沙的同时,要依靠植树致富的魄力。于是,清源人借助育苗植树这一好传统,开始发展林果业。一度时期,由于品种单一、销路不畅,林果产业渐渐步入萎缩状态,许多村民开始弃育苗转种田。
失败没有使清源人却步。在审时度势之后,清源人把目光瞄向了林木育苗业。特别是近几年,清源镇在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稳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把林木育苗产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支持规模发展。在生产中不断探索,坚持适地适树、选育结合,突出名、优、特、新品种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该镇林木育苗产业的健康发展。张奎说,清源镇镇域面积16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093亩,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6257人。目前,该镇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服务、大户带动,共发展林木育苗面积达1.2万多亩,以蔡寨村为龙头,带动全镇30%的农户发展林木育苗产业,全镇参与林木育苗的农户达到 1800户,培育林木市场经纪人200多人,仅苗木收入一项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700元。蔡寨村及其附近的重点育苗村,户均林业收入已达到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