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矮樱是世界著名的观叶树种,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北京植物园从美国明尼苏达州贝雷苗圃引入国内。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80cm-250cm,冠幅150cm-280cm,椭圆形的叶子颜色为红或者紫色,新长出来的叶子顶端是鲜紫红色,它开出的花为淡粉红色,是北方道路、原来绿化立体化、层次化的主要品种,做色带做球都是比较好的植物品种。
种植:紫叶矮樱一般采用嫁接和扦插繁殖,嫁接砧木一般采用山杏、山桃,以杏砧好。其生根力强,故在园林栽培中易培养成球或绿篱,通过多次摘心形成多分枝,冬季前剪去杂枝,对徒长枝进行重短截,是与栽培观赏。
阳光:紫叶矮樱是喜光树种,但也耐寒、耐阴。在光照不足处种植,其叶色会泛绿,因此应将其种植于光照充足处。
土壤 :紫叶矮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者微酸性沙壤土中生长好,轻黏土亦可。
水肥管理:紫叶矮樱耐旱,每年早春和秋末可浇足浇透返青水和封冻水,平时若不是特别干旱,基本可以靠天生长。春秋风大干旱,新植苗木展叶后,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叶面喷雾,补充水分,减轻根系的压力,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夏季雨天,还应及时将树坑内的积水排除,以防日出后水温升高,烫伤根系。
紫叶矮樱喜肥,新植苗木除在栽植时施基肥外,在生长期适当追肥。在早春、初夏各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用1次厩肥或渣肥。对于新植苗木及缺肥长势不好的苗木,可进行叶面施肥。选在清早或傍晚喷施,中午光照足时及雨前雨后均不宜进行,喷施次数以3次为宜,间隔时间10~15天。
越冬管理: 紫叶矮樱耐寒,成年苗采取树干涂白的措施即可。对于新植苗,可采取根部培土、树干缠草的办法,幼龄苗则进行覆膜处理。新植苗木在第1年进行缠干处理后,第2年采取涂白越冬即可。
(大同阳高红鑫苗圃)
经销品种:紫叶矮樱、丁香、水蜡、红黄刺玫、塔柏、侧柏、油松、樟子松、云杉、山桃、垂柳、新疆杨、杏树等另有大量小苗、杏树小苗、油松小苗、丁香小苗等。
联系人 :李先生 姚先生
手 机 :13834120876 1310002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