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苗木图片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苗木图片
1 / 2

云杉

日期:2013-10-10     点击:3182    展开全部     查看原图
云杉












详细说明

云杉属于针叶树的一类,通常有线条分明的年轮,与季节性山地气候保持一致。云杉为中国特有树种,以华北山地分布为广,东北的小兴安岭等地也有分布。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米,树冠广圆锥形。我国有17种9个变种。多分布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西西部海拔3200米以下。

目 录

形态特征鳞皮云杉

生长习性造林技术

分布情况育苗技术

栽培技术播种繁殖

  1. 4.1 
  2. 4.2 
  3. 4.3 

物种分类白皮云杉

  1. 5.1 
  2. 5.2 
  3. 5.3 粗枝云杉
  4. 5.4 红皮云杉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1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45米,胸径达1米;树皮淡灰褐色或淡褐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片或稍厚的块片脱落;小枝有疏生或密生的短柔毛,或无毛,一年生时淡褐黄色、褐黄色、淡黄褐色或淡红褐色,叶枕有白粉,或白粉不明显,二、三年生时灰褐色,褐色或淡褐灰色;冬芽圆锥形,有树脂,基部膨大,上部芽鳞的先端微反曲或不反曲,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多少向外反卷。主枝之叶辐射伸展,侧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下面及两侧之叶向上方弯伸,四棱状条形,长1-2厘米,宽1-1.5毫米,微弯曲,先端微尖或急尖,横切面四棱形,四面有气孔线,上面每边4-8条,下面每边4-6条。球果圆柱状矩圆形或圆柱形,上端渐窄,成熟前绿色,熟时淡褐色或栗褐色,长5-16厘米,径2.5-3.5厘米;中部种鳞倒卵形,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上部圆或截圆形则排列紧密,或上部钝三角形则排列较松,先端全缘,或球果基部或中下部种鳞的先端两裂或微凹;苞鳞三角状匙形,长约5毫米;种子倒卵圆形,长约4毫米,连翅长约1.5厘米,种翅淡褐色,倒卵状矩圆形;子叶6-7枚,条状锥形,长1.4-2厘米,初生叶四棱状条形,长0.5-1.2厘米,先端尖,四面有气孔线,全缘或隆起的中脉上部有齿毛。花单性,雌雄同株,5月开花,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许多云杉树具有下垂的枝,整棵树层层排列。直挺的针状叶呈螺旋形围绕着茎,长度为2~3 厘米。叶从椿处长出来,如果脱落,椿便会保留下来。木质球果悬吊着,卵石形成圆柱形,有向内弯曲的苞片,当球果成熟时,这些苞片会张开以让种子脱落。云杉为高大乔木的针叶树种,高约45米,胸径l米,树冠为狭圆锥形,树皮灰色,呈鳞片状脱落,大枝平展,小枝上有毛,一年生枝黄褐色。叶四棱状条形,弯曲,呈粉状青绿色,先端尖,四面有气孔线,叶长1~2厘米,叶在枝上呈螺旋状排列。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 云杉全株
    云杉全株(7张)
  • 云杉根茎
    云杉根茎(2张)
  • 云杉枝叶
    云杉枝叶(3张)
  • 云杉花果
    云杉花果(8张)

2生长习性

云杉耐荫、耐寒、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生长缓慢,属浅根性树种。

3分布情况

云杉为中国特有树种,以华北山地分布为广,东北的小兴安岭等地也有分布。 

云杉

云杉(12张)
 
分布于四川(岷江流域)、陕西西南部、甘肃南部及宁夏山区和青海东部。[1]

4栽培技术

播种繁殖

云杉具有周期性结实现象,一般4-5年出现1次丰年,歉年的种子品质差,发芽率低。种子千粒重3.6-4.6克,每公斤种子250000-350000粒,发芽率20-45%。种子用麻袋普通干藏,2-3年后发芽率降低8-15%,低温密封干藏,5年发芽率只降低5%。
云杉种子休眠习性不一致,有的需要短期低温层积,
沙地云杉

沙地云杉

一般经过45度始温浸种24小时消毒催芽后播种即可。云杉种子发芽的有效温度为8度,适宜早春播种。由于苗木自然死亡率较高,适当密播,撒播,每亩播种量7-9公斤,拌沙覆土0.3-0.6厘米,盖草或薄膜,播种后7-15天幼苗出土。幼苗对干燥的抵抗力弱,耐阴湿,应经常浇水以保持湿润,对阳光抵抗力弱,接草后应架设荫棚,以避免日灼危害。苗木生长缓慢,一般当年不进行间苗。幼树期易受晚霜为害,故多设荫棚、栽植在高大苗木下方,冬季进行保护防御。云杉不易移植,多采取带土移植,移植时应仔细 操作,减少对根系和枝叶的伤害,以提高成活率。云杉生长速度缓慢,10年内高生长量较低,后 期生长速度逐渐加快,且能较长时间 地保持旺盛的生长。栽培过程中需要通过养护保持云杉的 良好树形,形成树形端正,呈圆锥形,枝叶茂密、上有顶枝、下枝能长期生存,不露树脚的形态。[2]

育苗技术

育苗地耕作
云杉育苗地块应选择具有较好排灌条件的壤土和沙壤土。
云杉苗木

云杉苗木

云杉种子小,只有实行精耕细作,才能提高苗木出芽率,培育出优质壮苗。秋季深翻土地,深度为250.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基肥3吨。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用0.1%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溶液,每667平方米米喷洒1千克溶液。春季细耙作床,力求土壤细碎,播种前3天灌足底水。
种子精选
播种前将种子进行风选和水选。两次精选的种子纯度应在80%以上。播种前5天左右,用0.5%硫酸亚铁溶液浸种3~4小时,当种壳呈铁黑色时,捞出倒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置于木箱内,每日用30℃的温水喷洒5次,保温保湿。4天以后,有80%以上的种子裂口时,可拌细沙播种。
播种时间
春季地温日趋升高,播种一般在5月中旬。每667平方米播种量40千克,
采用宽幅条播,幅距和播幅为10×20厘米。将床面耙平,把播种器置于床面,均匀地撒上种子,再覆盖一层经消毒的混合锯沫土(锯沫1份,土3份),厚度0.5~1厘米。覆土后轻轻镇压,随后盖好竹帘。
幼苗管理
1、遮荫
天山云杉是耐荫性树种,特别是幼苗阶段,需要一定的阴蔽条件,因此采用搭棚遮荫法,待云杉幼苗全部出齐后,每天下午6时至第2天早上9时可将竹帘卷起。8月30日,全部去掉竹帘,以促进苗木生长和木质化。
2、除草
为减少土壤水分大量蒸发,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应做到苗床内无杂草。
3、病虫害防治
当幼苗大量出土后可喷洒1%的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60千克。以后每隔7~8天喷洒1次,共喷洒4次。
4、灌水
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适时适量用喷壶洒水,保持湿润。
5、越冬
云杉幼苗幼嫩,木质化程度低,抗寒性弱,易遭冻害,特别是早春的冻害和生理干旱,往往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因此在冬季积雪之前要采取有效措施,作好越冬防冻工作。在土壤结冻前将锯沫和羊粪过筛并消毒,配成1∶3的混合物(锯沫1份,羊粪3份)均匀地覆盖在幼苗上,以盖过苗顶为宜。

造林技术

云杉的树形端正,枝叶茂密,在庭院中即可孤植,也可片植。云杉叶上有明显粉白气孔线,远眺如白方缭绕,苍翠可爱,作庭园绿化观赏树种,可孤植、丛植或与桧柏、白皮松配植,或做草坪衬景。有欧洲云杉、青海云杉、青杄、日本云杉、台湾云杉、西藏云杉、新疆云杉、雪岭杉、油麦吊云杉、鱼鳞云杉等等。
云杉种子细小,千粒重4~7克。
欧洲云杉

欧洲云杉

球果出种率为3~5%,种子纯度50~75%,发芽率为60~80%。种子宜干燥贮藏,贮存年限3年左右。
云杉育苗的铓地以地形开阔、海拔较低的阳坡或半阳坡、含石量少、土层深在30厘米以上的壤土为宜。缓坡地顺坡筑床,有利。气温达8℃以上时可,每亩播种量15~20千克。种子发芽出土后的20~40天期间注意防鸟兽害、与病虫害。注意控制苗床水分。还需搭盖荫棚,保持25~50%的透光度。在常年湿度大、云雾多的地方,可实行全光育苗。1年生播种苗每亩以不超过60万株为宜。出年限:在西南高山地区宜在3年生左右,四川山原地带以及西北、东北等地区应在5年生左右。
更新造林时,要清理迹地上的采伐剩余物和杂灌木。整地方式和规格因地区而异。西南高山地区采伐迹地根量多,宜用50×50×30厘米或40×40×30厘米穴状整地;在西北地区有时不整地或采用窄缝。在杂灌木繁茂或过于裸露的迹地,采用2~5株丛植,可提高保存率。不宜与落叶松营造混交林,因二者在虫害上有转主关系。云杉天然成过熟林的数量成熟年龄一般为100~120年。主伐方式视伐前更新以及林地其他条件而定。林下天然更新不良时可采用小于5公顷的块状。在天然更新良好,中小径木多或具有防护性质的林分中,可采用强度40%左右的择伐。云杉属树木是各种球蚜的**寄主,可形成球蚜虫瘿,顶梢被害后引起树干变形,严重时影响高生长和材质。云杉腮扁叶蜂和贺兰扁叶蜂食叶,云杉小墨天牛能侵害活立木。球果锈病在中国局部地区严重影响种子收成。[3]

5物种分类

松科(Pinaceae)云杉属的总称。常绿乔木,树干端直。
云杉

云杉

中国是云杉属植物多的国家,共16种9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及台湾的山地及亚高山地带,尤以横断山地区种类多,木材蓄积量丰富。云杉属植物早的化石发现于美国西部及日本的晚白垩纪地层中。第三纪末至第四纪更新世因红皮云杉全球性气温下降的影响,使云杉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向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扩展,种类增加。后随冰川的退缩和气温的回升,分布区又逐渐缩减,繁衍至今,形成了现代的分布格局。在中国秦岭以南及东南部的平原和西南部的低山地区的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发现了云杉的花粉及球果。云杉为耐阴性较强的树种,喜寒冷与冷湿的气候,在高纬度的寒带、寒温带至低纬度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亚高山与高山的阴坡、半阴坡和谷地形成纯林,或与冷杉、落叶 松、铁杉和某些喜冷凉气候的松树及阔叶树组成针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

白皮云杉

树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康定附近。垂直分布海拔为2600~3700米,以海拔3200~3400米为常见,多为散生,或与川西云杉、鳞皮云杉混交,数量不多。

鳞皮云杉

树高45米,胸径达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康定、雅江、新龙、丹巴、大金、小金、理县、茂汶、青海斑马等地。垂直分布海拔为2100~4100米。常与紫果云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混生,或形成小片纯林。

粗枝云杉

树高达45米,胸径达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陕西西南部、甘肃东部及白龙江流域和洮河流域、四川岷江流域上游和大小金川流域,海拔2400~3800米地带。常与紫果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混生,或成纯林。

红皮云杉

树高30米以上,胸径60~80厘米。
分布于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吉林山区,长白山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内蒙古多伦及锡盟种畜场海拔 400~1800米地带。在东北常与红松、鱼鳞云杉、臭冷杉、、白桦、紫椴、色木、水曲柳等混生成林,间有成片纯林。朝鲜北部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白杄

树高达30米,胸径60厘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五台山区、管涔山区、关帝山)、河北(小五台山区、雾灵山区)、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垂直分布海拔为1600~2700米。常组成以白杄为主的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伴生树种有青杄、华北落叶松、臭冷杉、黑桦、红桦、白桦及山杨等。

青海云杉

树高达23米,胸径30~60厘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祁连山区、青海(都兰以东西倾山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及靖远、榆中、夏河、卓尼、舟曲)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内蒙古大青山海拔1600~3800米地带 常在山谷和阴坡组成纯林。

青杄

树高达50米,胸径1.3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内蒙古(多伦、大青山)、河北(小五台山、雾灵山)、 山西(五台山、管涔山、关帝山、霍山)、 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甘肃中部及南部洮河与白龙江流域,青海东部、四川东北部及北部岷江流域上游等海拔1400~3000米地带,为国产云杉属中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常成纯林或与其他阔叶树混生。

大果青杄

树高8~15米,胸径50厘米。
中国特有树种,产于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天水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2000米地带。散生于林中或生于岩缝,现此林木数量稀少,应加强保护和繁殖。

新疆云杉

树高达35米,胸径60厘米。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及东南部海拔1200~1800米,常在河谷两岸形成带状纯林,或在阴坡下部与新疆落叶松混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雪岭云杉

树高35~40米,胸径70~100厘米。在新疆天山及昆仑山西部均有分布,常形成纯林。台湾云杉(P.morrisonicola)树高达6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台湾省中央山脉海拔2500~3000米地带。常组成或单纯林。

长叶云杉

树高达60米,胸径达1米以上。分布于西藏南部吉隆等地海拔2400~3200米地带。自尼泊尔向西至阿富海拔2300~3600米地带也有分布。常组成混交林或纯林。

丽江云杉

树高达65米,胸径达2.6米。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垂直分布海拔为2500~4000米。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组成混交林。川西云杉(P.likianensis var.balfouriana)树高达40米,胸径达1米。产于四川西部和西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垂直分布海拔3000~4000米。多组成大面积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组成混交林。

康定云杉

中国特有树种,但数量稀少,产于四川西部康定折多山海拔3300米以上地带。

黄果云杉

产于四川西部巴郎山、康定大炮山及九龙、西藏东部类乌齐等地,海拔3000~4000米地带。混生于川西云杉林中。

林芝云杉

树高达50米,胸径70~100厘米。产于西藏东南部、 云南西北部、 四川西部海拔2900~3700米。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混生。

紫果云杉

树高达50米,胸径达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地区,经夹金山而延伸至贡嘎山西坡,甘肃榆中及洮河流域、青海西倾山北坡,垂直分布海拔2600~4000米。能组成纯林或与岷江冷杉、云杉红杉等针叶树混生成林。

鱼鳞云杉

树高达50米,
鱼鳞云杉

鱼鳞云杉

胸径可达1.5米。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至小兴安岭南端及松花江流域中下游。海拔为300~800米。常与红皮云杉、臭冷杉、红松、蒙古栎、白桦、核桃楸等混生成林,或间有小片纯林。苏联远东地区、日本北海道也有分布。

长白鱼鳞云杉

树高20~40米,胸径达 1米,产于吉林东部及南部山区海拔600~1800米地带。常组成针叶林或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常见的伴生树种有臭冷杉、杉松、红皮云杉、红松、岳桦、白桦、水曲柳、蒙古栎、色木槭等。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麦吊云杉

树高30米,胸径达 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湖北西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北部、北部及岷江流域上游、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生于海拔1300~3200米,常与青杄、云杉、铁杉、冷杉混交或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中。

油麦吊云杉

树高达4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中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松潘以东、汶川、宝兴、洪雅、峨眉、峨边、马边、雷波、金阳以西)、西藏东南部,海拔2000~3800米地带。在四川西部常生于、铁杉、云南铁杉为主的针叶树混交林中,或在局部地带形成小片纯林。在云南则与云南铁杉、丽江云杉等树种混生或成小面积纯林

西藏云杉

树高达60米,胸径可达 1米以上。产于西藏南部(亚东、吉隆等地),海拔2900~3600米。不丹、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常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阔叶树混生。
此外,在中国引种栽培欧洲云杉(P.-abies)和日本云杉(P.polita),前者在江西庐山及山东青岛生长良好。后者在山东青岛、浙江杭州、四川理县米亚罗等地生长一般。[2]全世界云杉属约40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约有20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台湾等地。根据叶形及气孔线情况可分为 3组,即云杉组、丽江云杉组和鱼鳞云杉组。云杉组叶横切面四方形、菱形,四面有气孔线,气孔线条数相等,或近相等,包括白皮云
云杉

云杉

杉、鳞皮云杉、粗枝云杉、红皮云杉、白杄、青海云杉、雪岭云杉、新疆云杉、青杄、大果青杄、台湾云杉、长叶云杉等。丽江云杉组叶横切面近方形、菱形或扁平,叶上面每边的气孔线较下面多 1倍,叶下面无气孔线,包括丽江云杉、紫果云杉等。鱼鳞云杉组叶横切面扁平,下面无气孔线,上面有两条白粉气孔带,包括鱼鳞云杉、麦吊云杉、西藏云杉等。[2]
生物学特性
云杉耐荫能力较强,在林冠下可忍受光照不足达25年之久。 

云杉

云杉(3张)
 
在侧光庇荫条件下天然更新良好,在小片火烧迹地和林中空地上天然更新幼树较多,但在稠密的林冠下更新不良。对气候要求不严,多分布于年平均4~12℃、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纬度地区。抗寒性较强,能忍受-30℃以下低温,但嫩枝抗霜性较差。在气候温和而又湿润的条件下,在酸性至微酸性的棕色森林土或褐棕土生长甚好。四川、新疆林区每公顷蓄积量超过1000立方米,西藏林区超过2000立方米。云杉多系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约有3/4以上根系集中分布于表层中。在进行强度后,容易发生风倒现象。结实年龄一般为30~40年,60~120年为结果盛期,大致每4~5年出现一次种子年。四川云杉林木每公顷平均产种量40千克左右,一般9~10月球果成熟,种子借风力传播的距离约为母树树高的2~3倍。[2]

6病虫防治

松天牛
为害特征:为害多种松类植物。幼虫蛀食木质部,成虫咬食叶片,造成植株枯死,还传播松林线虫病,造成线虫萎蔫病的大发生,大量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在成虫羽化1周内,羽化盛期1周内,羽化后期,三段时间内各喷施1次50%杀螟松200倍液。喷药要周到全面,不留空白。
②幼虫孵化时,喷施25%国科3号2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③幼虫蛀入枝干后,应用磷化锌毒扦插入孔中,杀死幼虫。
松毒蛾
为害特征:又名松茸毒蛾,为害多种松类植物。幼虫食叶,从叶片中部取食,造成叶片断裂,严重时,把叶片食光。
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幼虫孵化盛期,喷施3号灭幼尿20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
袋蛾
防治方法:由于袋束明显,可用人工捕捉,采用药剂防治应在初龄期进行,使用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敌畏1000倍液喷洒,喷洒时必须把袋束喷湿。
蚜虫
防治方法:可用人工捕捉,蕴含物防治可用乐果1000倍液喷洒。
介壳虫
防治方法:将植株移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并用人工将其刷除扑灭。药物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600倍液(当气温高于300C时禁用)或1605剂600倍液喷洒。
根腐病
病状:植株没有精神,针叶发黄或针叶突然变为蓝绿,针叶变长,不久针叶细软向四周倾倒,呈灰黑色,有的叶束基部出现少量共同色,以后开始脱针落叶。
防治方法:首先进行"控水"处理,加速盆土干燥,同时进行通风调养,有必要时进行换盆重植。
叶枯病
病状:植株开始时针叶尖端和中部发生一段一段裉色黄斑,以后黄斑颜色转深,并在深褐色斑上长出许多黑色霉点,在气温250C左右,多雨,阴湿天气易发。
防治方法:发病期部喷施波尔多液(即用500g硫酸铜及500g石灰加50kg水配制而成)。
茎枯病
防治方法:用65%代森锌可湿粉剂600倍液喷酒。
赤枯病
症状:发病时局部针叶出现黄斑,色由浅变深并不断扩大,后死亡。
防治方法:每年春季3~4月份需连续喷10%硫酸亚铁1~2次。结合翻盆换土,用福尔马林消毒容器和盆土。发现赤枯病要及时清除病叶,连续喷500~1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
紫纹羽病
系病菌危害,主要危害根部,出现紫黑色羽状物,后植株枯萎死亡。以上病害如不及早防治,将有毁灭性的危害。
防治方法:
(1)对地上部表现生长不良的果树,秋季应扒土晾根,并刮除病部和涂药.挖开根区土壤寻找患病部位:对于主要为害细、支根的紫纹羽病要根据地上部的表现,先从重病侧挖起,再详细追寻发病部位。
(2)找到患病部位后,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局部皮层腐烂者,用小刀彻底刮除病斑,刮下的病皮要集中处理,不要随便抛掷;也可用喷灯灼烧病部,彻底杀死病菌。整条根腐烂者,要从基部锯除,并向下追寻,直至将病根挖净。大部分根系都已发病者,要彻底清除病根,同时注意保护无病根,不要轻易损伤。清理患病部位后,要在伤口处涂抹杀菌剂,防止复发;对于较大的伤口,要糊泥或包塑料布加以保护;对于严重发病的树穴,要灌药杀菌或另换无病新土。所用药剂有50%代森铵水剂100~150倍液。此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度石硫合剂、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100倍毒土等也可用。对病株周围土壤,用70%五氯硝基苯粉每株0.2公斤,配制成1:50~100的药土,均匀撒施病株周围土中。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对病重树尽早挖除,搜集病残根烧毁。
(3)对于轻病树,只要彻底刮除患部并涂药保护,一般不需要特殊管理即可恢复。
云杉八齿小蠹
为害特点:筑坑于松树韧皮部与边材之间,坑道为复纵坑,还可直接侵害健康木,常与其它小蠹一起发生导致树木成片枯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营造混交林,结合抚育采伐,增强树势;注意林区卫生,清除虫害木和风折木;在卫生条件良好的前提下,于4月中旬伐取小径木,设置饵木诱杀,然后同统一进行剥皮处理。
(2)保护步行虫、寄生蜂、啄木鸟等天敌。
(3)药剂防治。5月底至7月初,成虫飞翔入侵盛期,用2.5%敌杀死药膏200倍液或30%氯氰菊酯毒膏500倍液喷洒活立木枝干,防治成虫。[4]

7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木材通直,切削容易,无隐性缺陷。可作电杆、枕木、建筑、桥梁用材;还可用于制作乐器、滑翔机等,并是造纸的原料。云杉针叶含油率约0.1~0.5%,可提取芳香油。树皮含单宁6.9~21.4%可提取。[5]
树姿端庄,适应性强,抗风力强,耐烟尘,木材纹理细,质坚,能耐水,供桥梁、家具用材;茎皮纤维制人造棉和绳索。叶入药。材质优良,供飞机、乐器及造纸、人造丝原料;树干可取松脂。[1]
云杉树干高大通直,节少,材质略轻柔,纹理直、均匀,结构细致,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共鸣性能。可供建筑、飞机、乐器(钢琴、提琴)、舟车、家具、器具、箱盒、刨制胶合板与薄木以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更多>推荐苗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