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香草莓苗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6克左右(四档花序的总平均值),果型为短圆锥形,果面鲜红色,富有光泽,果肉淡红色,果肉较硬且果皮较韧,耐贮运,风味甜酸适度,含可溶性固形物8%--13%。一般产量3500斤至4000斤。汁多肉细,富有香气,品质优;丰香为暖地塑料大棚促成栽培的优良品种,也适于南方的露地栽培,在大棚促成栽培时,果实可在11月中下旬采果上市。
丰香草莓苗管理种植技术
2 定植方法 在畦面中心种植一行,株距50cm 左右,草莓母株弓背统一朝向畦面中心线;或者在畦面定植两行(行距1. 2m),株距80cm,植株距离畦边 20cm,草莓母株弓背相朝向畦厢面。
3. 2. 1. 3 植株管理 及时将红颜草莓母株和匍匐茎子苗的老叶、枯叶摘除,将匍匐茎均匀摆布在育苗畦厢面,用草莓育苗叉或者泥土将匍匐茎子苗节位压入土中,以利于子苗及早生根。8 月中下旬后形成的匍匐茎苗根系较少,质量较差,此时结合匍匐茎摘心,摘除无效的小苗,以确保前期的幼苗健壮生长发育。控制母株繁殖系数在 50 左右,育苗地有效的生产种苗在 35000 ~45000 株/667m 2 。
3.2. 2 肥水管理 红颜草莓母株定植完毕,及时浇足定根水,并沿母株行向安装好滴灌设施。一般 4月中下旬开始抽生匍匐茎,此时需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厢面土壤疏松湿润,以利于匍匐茎子苗生长。在 6 ~7 月匍匐茎大量抽生期,每 15d左右通过滴灌设施对母株及子苗进行 1 次追肥,每667m 2 施富含腐殖酸(25%)的液体肥(氮22、磷16、钾 17)20kg 和适量的氨基酸复合叶面肥,促进壮苗。
如果育苗厢面土壤过干,可通过厢沟漫灌浸湿厢面;雨天及时防涝排水。在 8 月上旬(花芽开始分化期),叶面喷施 0. 2% ~ 0. 3% 磷酸二氢钾 1 ~ 2 次,同时控制氮肥使用量和适当控制土壤水分,以防止子苗旺长从而影响花芽分化。
3.2. 3 苗期病虫害防控 红颜草莓育苗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青枯病、角斑病、螨类、蚜虫、粉虱等。
3. 2. 3. 1 炭疽病 高温、高湿和伤口易感染炭疽病,发病适温为 28 ~3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控。避免苗圃地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水旱轮作)或者石灰氮土壤消毒;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老叶以及带病残株,并进行销毁;及时防洪排涝,降低土壤湿度。②化学防治。定植前 l 周左右,苗床用 25%咪鲜胺乳油 800 ~1000 倍液或者 20% 龙克菌(噻菌铜)500 倍液喷雾消毒 1 次;母株定植后至匍匐茎开始抽发期,用安泰生(70%丙森锌)500 ~700 倍液、阿米西达(25% 醚菌酯)1200 ~1500 倍液交替防控,间隔 7 ~10d;在匍匐茎大量抽发期用 50%咪鲜胺锰盐600 ~800 倍液、世高(10% 苯醚甲环唑)1500 ~ 2000倍液、凯润(25%吡唑醚菌酯)1000 ~1500 倍液、百泰(60%唑醚. 代森联)1000 ~1500 倍液等药剂交替防控,间隔5 ~7d,雨后天晴及时补药防控。
3. 2. 3. 2 白粉病 草莓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发病适温 25 ~30℃。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于流行。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控。在草莓定植缓苗后,及时彻底摘除老、残、病叶,集中销毁;雨后要及时排水。②化学防治。生长前期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翠贝(50%嘧菌酯)3000 倍液药剂预防;在草莓匍匐茎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生时 12. 5% 腈菌唑乳油2000 倍液、25%乙醚酚磺酸酯 750 ~1000 倍液等药剂交替防控,间隔 7 ~10d。
3. 2. 3. 3 叶斑病叶枯病叶焦病 可参考炭疽病进行防控。
3.2. 3. 4 青枯病 移栽前用 20%龙克菌(噻菌铜)500 倍液土壤消毒;发病初期用 600 ~800 倍液灌根2 ~3 次,间隔 7 ~10d;或者直接将带病植株拔除。
3. 2. 3. 5 角斑病 用 20% 龙克菌(噻菌铜)600 ~800 倍液进行防控。
3. 2. 3. 6 螨类(红、黄蜘蛛和仙客来螨) 高温低湿则发生严重(适温度为 25 ~ 30℃、相对湿度为35% ~55%)。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控。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减少虫源传播,及时浇水,避免干旱。②生物防治。利用捕食螨消灭害螨。③化学防治。发生初期喷 43% 联苯肼酯(爱卡螨)2000 ~ 3000 倍液、34% 螺螨酯(螨危) 悬浮剂 3000 ~ 4000 倍液、5%阿维哒螨灵乳油 1000 ~1500 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2 ~3 次,间隔 7 ~10d。
3. 2. 3. 7 蚜虫、粉虱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控。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悬挂黄板诱捕。②化学防治。用5%阿维吡虫啉乳油 1500 ~ 2000 倍液、10% 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2500 ~ 4000 倍液、0. 3% 苦参碱水剂 500 ~700 倍液、3%啶虫脒乳油 1000 ~1500 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 3 ~4 次,间隔 7 ~10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