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实拍图



详情说明
节水业、微灌技术在水稻、蔬菜上应用十分广泛目技术成熟、完善,在棚室草莓上应用技术仍处示范
推广阶段,草每生产受水分、肥料、衣药的影响极大,传统生产中大水浸灌,致使草莓白粉病、灰每病、根腐病等发
生十分遍,加之大量的肥料与衣药的使用,严重影响单莓的产量与品质。保护地滴灌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棚内空气
相对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强棚内作物抵制病虫害的浸染能力,提高土壤温度,而且改善环境、保护资源,同时
有节水、节能、节肥等作用。此项技术在草每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及社会效益。
滴灌设施
1滴灌设备规格微灌带为直径25毫米,每隔25厘米有双排出水孔,输水管为直径40毫米。
2滴濯设备及连接滴灌设备由滴灌带、输水管、施肥器、专用接头组成。专用接头用于微灌带与输水管的连接;施肥器用于灌水时向单莓随水追肥。在水源与主管间安装施肥器,安装接头、连接微灌带。一根微灌带同时向两行单每供水。水源中不能有直径大于0.8毫米的悬浮物。
3技术工艺小水泵+接头+过流器+主干支管+滴灌带+施肥器安装调试一运行管理和维护
配套技术
1做高分小高畦和大高鞋两种方式。小高畦按行距50株距15厘米定植,高10厘米,睡面40厘米,每亩栽苗8000株左右。滴灌带铺设在与垂直的一端铺设在两垄草莓之间。栽时要选用5片叶以上的苗,于阴天或下午4点以后带土坨栽,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新茎弓背一律向外(畦栽的边行弓背向里),栽后连续滴小水,直到成活
2.要膜11月中句左右覆盖地顾。进步提高滴灌节水效果,防止降低地温、保湿:避免空气湿度过大,减少灰莓病、日粉病、根院病等的发生
3.滴水原则逼循“湿而不涝、干而不旱”的原则,根据单莓各生长季需水情况而定,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甲每根系80%分布于自地表向下15厘米的土层内,表土极易干燥,因此滴水宜少多次。
4随水追肥在生长需肥高峰期追尿素及氢、磷、钾复合肥,以及生物肥料等。但肥料溶解后颗粒直径不能大于0.8毫以免诸塞输水管孔影响滴水质量,追肥至少要进行4-5次
5.湿度管理整个生长期都要尽可能降低室内的湿度。控制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每下滴程技术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肥料随水流失而且增强了单莓质是和市场竟争力,促进草莓提早成熟,培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冬季温室生产重莓,首次采摘期在2月份,正值春节,价格高,收益好。但冬季栽培要求严格的温度控制和
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为探索草莓低成本、高效益的冬季生产途径,于1996-1998年在邢台县良舍村进行了草莓拱棚
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
1、拱棚构造。拱棚由墙体、拱架和保温三部分构成,墙体为土制结构,拱架包括立柱、竹劈、铅丝。保温部
分主要是棚膜和草苦,拱棚座北朝南,跨度为3.5米,后墙高120厘米,底亮70厘米,顶充45厘米。中柱高140厘米
铅丝横拉,固定在立桩顶部,竹劈端入地,另端固在铅丝上,构成拱架。保温部分,棚膜厚度为0.04毫米,草苫
长5米,亮15-2米
2、品种选择。拱棚草莓生长期长,应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以春香、丰香等品种为好。
3、整地、作畦、施肥。拱棚栽培草莓,为了保温,要限制浇水次数,追肥不便,所以要施足底肥,般每亩
施腐熟鸡粪5000千克,磷酸一铵20千克,生物钾肥5千克,结合施肥,深翻土地,然后作成畦面充50厘米,畦沟顶亮
40厘米,底亮20厘米,高15厘米的高畦,方向为南北走向
4、定植明及密度
不要晚于9月中句定植,一般每亩定植800010000,栽时草莓弓背方向应均朝畦外,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
下不露根为宜
5、栽后管理。草莓栽后,必须当日浇水,1周内流水2-3次,当新叶长出后要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及抽生的匍匐
茎,至扣棚前视土壤湿度情况再浇2-3水
拱棚保温时间为10月下句,扣棚后15天左右覆盖地膜,随即破膜提苗,自12月初加盖草苫,在极端低温到来之
前(即外界气温低于14.5℃时)在棚内加扣50厘米高小拱棚,以增加保温效果,极端低温后,即可拆除,3月中句以
后,可适时去掉草苦,并注意放风
保温初至开花前,棚内白天温度为25-28C,夜间不低于5℃C。保温初期,外异气温高,应注意白天放风降温
初花至成熟期,棚内白天温度宣为20-25℃,夜间不低于5C
价钱。
冬季拱棚栽培草每,两次采摘盛期分别为2月份、4月份,此时其他果品多以贮藏品上市,而草莓能以鲜品卖好
7、注意事项
(1)扣棚后所列温度指标,为是佳范围,生产上应设法达到,否则会影响产量
2棚期间如遇连续阴雨白天不得覆盖草苦
(3在花果期,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根外追肥23次。
(4)草莓开花结果期,用75%百菌清或50%速克灵500-800倍防治草莓灰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