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木名称 | 米经(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地径(cm) | 价格(元) | 单位 |
无花果苗 | 0.8 | 100 | 100 | 2 | 2 | 元/棵 |
无花果苗 | 1 | 110 | 120 | 1 | 2.3 | 元/棵 |
无花果苗 | 1 | 150 | 150 | 1 | 2.8 | 元/棵 |
无花果苗 | 2 | 120 | 200 | 2 | 3.5 | 元/棵 |
无花果苗 | 2 | 180 | 180 | 2 | 2.6 | 元/棵 |
3、冬季管理 (1)埋土。山东省临沂由于冬季比较寒冷,对幼龄无花果树必须进行埋土越冬。方法是:秋末冬初(霜冻前 ),树体修枝后整株埋入土中,埋土厚度掌握在枝条既不受冻害又通气良好为宜。于春季树体萌芽前将埋土 扒开,扶正树体,进行春季管理。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无花果树,埋土的枝条抽干率为零,而不埋土的地上部 抽干率则达55.9%~100%。埋土的无花果产量比不埋土的提高105%。 (2)覆草。冬季气温接近0℃时,树体修剪后,应用草包裹树体及各枝,或整个果园地用厚厚的草覆盖,或采 用设置防风障、防风网、营建防护林等技术保护措施,也能收到理想效果。
2、整形修剪 目前栽培的无花果新品种园,多数为当年生枝结果,一般枝条的每个腋芽依次向上按顺序现果 、成熟,且有根系浅、枝条易向两侧伸展等特性。所以,无花果规模化栽培主要采用了杯状型、“T”字型 等树型。 (1)杯状型整形技术。此种树形,树体矮小,受风害小,管理方便,结果枝不宜多留。栽植当年留干高度为 20~30cm,主枝留3个,并使其向3个方向伸展。在离地面40~50cm位置进行短截。第2年秋各主枝上发出的3 个新梢留作结果枝,剪留长度为20cm。第3年秋从各主枝新发出的3个新梢作结果枝,留20cm短截。各主枝上 留2个新梢作结果母枝,在20cm处截断。第4年以后,为限制树高,结果枝留1~2节反复进行修剪控制,防止树 冠扩大,同时及时抹芽。每株留结果枝30根为宜。 (2)“T”字型整形技术。 ①栽植当年在离地面20~40cm处,将抽生在不同方向的2个枝,利用支柱诱引加固。 ②第2年春天把2个枝子与地面呈水平状诱引,培养40cm间距的新梢为当年结果枝。 ③第2年秋天在培养新梢上的果实采收后,从基部留1~3个芽短截促来年萌发,生长结果。
中农矮生(B1011)。夏秋果兼用品种。由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引入我国,树势中庸,分枝角度大,年生长量0.7~1米,枝粗1.3~1.5厘米,树势开张,节间短,长约3~5厘米,分枝力较弱。果实个大长圆形,果形指数1.06。始果部位1~5节,成熟期7月下旬, 熟时果皮金黄色,有光泽,果肋明显,果顶部平而凹,果柄长0.5~1.0厘米,平均单果重68克。果肉粉红色、中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0%,味极佳接近纯甜,外形美观,品质极上,该品种极丰产,枝条节间短,结果能力强,始果部位低,枝条基部即可连续结果,且成熟期短,果皮金黄色,果肉粉红色,果微红,外形美观,味极佳,是早期抢占无花果鲜果供应市场的优良品种。其显著矮化丰产特性,适应在我国广大地区进行保护地密植栽培和良种产业化开发利用。主要缺点:因成熟较快不宜过熟采摘。 栽培特点:该品种因结果紧凑,枝条舒展,叶片深裂,树体通风透光极丰产。具有明显的矮化丰产特征,是密植、保护地栽培用首选,鲜食、加工用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