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木名称 | 米经(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地径(cm) | 价格(元) | 单位 |
造型黑松 | - | - | - | - | 10.00 | 元/棵 |
造型黑松 | - | - | - | - | 10.00 | 元/棵 |
造型黑松 | - | - | - | - | 10.00 | 元/棵 |
造型黑松 | - | - | - | - | 10.00 | 元/棵 |
造型黑松 | - | - | - | - | 10.00 | 元/棵 |
球果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厘米,径3-4厘米,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 圆形,鳞盾微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微凹,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毫米,径2-3.5毫米,连翅长1.5-1.8厘米,种翅灰褐色,有深色条纹;子叶5-10(多为7-8)枚,长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约2厘米,叶缘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缘。花期4-5月,种子二年10月成熟。
黑松生长习性
造型黑松喜光,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不耐寒。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含有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处生长。因其耐海雾,抗海风,也可在海滩盐土地方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黑松一年四季长青,抗病虫能力强,是荒山绿化,道路行道绿化首选树种。
原产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旅顺、大连、山东沿海地带和蒙山山区以及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引种栽培。山东蒙山东部的塔山用之造林已有60多年的历史,生长旺盛。浙江北部沿海用之造林,生长良好。
黑松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以有性繁殖为主,亦可用营养繁殖。其中枝插和针叶束插均可获得成功,但难度比较大,生产上仍以播种育苗为主。苗床播种、容器育苗应用都很普遍。
以攀扎为主,修剪为辅。黑松树桩养坯一年后,方生长良好。根系发达,成活率高,抗烟尘污染能力强。
培养环境:黑松耐寒耐旱,可常年陈放在庭院中台坡和阳台、乎台上,光照充足、空气流动之处。但小型盆景在盛夏时,不宜强光暴晒。冬季可露地越冬,好连盆埋入向阳背风地方。若在室内越冬,室温不宜太高,清明节即可移到室外。
黑松浇水:黑松喜干燥而忌积水,浇水不可过量,见干才浇,浇则浇透。在生长期适当控水,可使枝干粗矮,针叶短小,增添观赏价值。夏季高温时,可经常喷叶面水,有利生长。
修剪:黑松盆景为保持其优美古雅树形,要进行适当惨剪,修剪在生长期以摘芽为主,每年3~4匀,当新芽伸长但尚未抽生针叶时,可摘去每个芽的1/2左右,如不需要增长枝条的盆景,可将芽全部摘去。对于影响树形美观的枝条,可于休眠期修剪。
翻盆:黑松盆景一般3~5年翻盆一次,以2~3月进行为宜。翻盆时要保持原来盆土完整倒出,去除1/2旧土,剪去过长根系,以及枯根、烂根,同时修剪部分不必要的枝叶,以保持盆土上下部分的平衡。如原盆容量不够,可换以稍大的新盆,栽植方法与上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