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实拍图



参考价格
苗木名称 | 米经(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地径(cm) | 价格(元) | 单位 |
金傲芬 | - | 150 | 1 | 1 | 5 | 元/棵 |
波姬红 | - | 150 | 1 | 1 | 5 | 元/棵 |
玛斯义陶芬 | - | 150 | 1 | 1 | 5 | 元/棵 |
日本紫果 | - | 150 | 1 | 1 | 5 | 元/棵 |
青皮 | - | 150 | 1 | 1 | 5 | 元/棵 |
详情说明
波姬红无花果
鲜食红色大型无花果优良品种。该品种树势开张,耐寒耐盐,始果部位低,极丰产。果实以秋果为主,果皮鲜红色或紫红色,果肉红色或浅红色,品质口感品质都极佳。
树势中庸、健壮,树姿开张,分枝力强,新梢年生长量可达2.5米,枝粗2.3厘米,节间长5.1厘米。叶片较大,多为掌状5裂,裂刻深而狭,叶径27厘米,基出脉5条,叶缘具有不规则波状锯齿。叶柄长15厘米,黄绿色。耐寒、耐盐碱性较强。始果部位2-3节,极丰产。果实夏秋果兼用,以秋果为主,果长卵圆或长圆锥形,果形指数1.37厘米,皮色鲜艳,条状褐红或紫红色。果肋较明显。果柄0.4-0.6厘米。果目开张径0.5厘米。秋果平均单果重60-90克,单果重110克。果肉微中空,浅红或红色,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品质极佳。为鲜食大型红色无花果优良品种。
日本紫果树势较旺,主干不明显。多年生枝条灰白色,叶黄绿,背面无茸毛,掌状3-7裂,裂刻中等,叶形指数1. 02,叶柄平均长约1.0cm。果皮熟前绿色,熟后紫褐色,果皮韧度大,果肉白色到
琥珀色;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果柄长0.5-1cm,果木处开裂,多3列,裂刻较深。
日本紫果:日本紫果树势强旺,分枝力强,一年生枝条基部灰绿色,上部绿色,多年生枝条青灰色,上部绿色,多年生枝条青灰色,叶片大而厚,成熟果深紫色,果肉鲜艳红色,春果重量可达近百克,夏秋果评价50-60克左右,味甘甜,品质极上,亮紫色,极为艳丽美观,耐贮藏结果早,特丰产,抗寒性强,耐旱耐涝。是鲜食加工兼用优良品种。果树“无花果 [2] ”日本紫果果实香甜可口。品种属于晚熟品种,成熟期100天左右。
名字来由:
因为其花朵在内部的子房里,确切地说是在果实的雏形里,蜜蜂(榕小蜂)会从底部的小洞里钻进去然后使花朵受精。我们吃的是它膨大的花序轴。
无花果,学名Ficus carica Linn。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12m,有乳汁。据科学家研究,无花果并不是没有花,它有花但是花很小,人们看不到而已。所以,人们才把它叫做“无花果”。



青皮
夏秋果兼用种,以秋果为主。秋果呈倒圆椎形,单果重60-80g,120g以上,成熟时为浅绿色,果顶不开裂,但果肩部有裂纹,果肉紫红色,中空,含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风味极佳,该品种树势旺,树姿半开张,枝条粗壮,分枝较少,耐寒性中等,抗病力强,耐盐力较强。
金傲芬该无花果品种树势旺,枝条粗壮,分枝少,果实个大,卵圆形,果颈明显,鲜食风味极佳.品质上,极丰产,较耐寒。该品种为黄色鲜食佳品种,也可用于加工
树势旺,枝条粗壮,分枝少,年生长量2.3-2.9米,树皮灰褐色,光滑。
叶片较大,掌状5裂,裂刻深12-15厘米,叶缘具微波状锯齿,有叶锯,叶色浓绿,叶脉掌状,5基出,叶柄长l4-15厘米。夏、秋果兼用品种,以秋果为主。始果节位1-3节,果实个大,卵圆形,果颈明显,果柄0.9-1.8屋米,果径6-7厘米,果形指数0.95,果目微开,不足0.5厘米,果皮金黄色,有光泽,似涂蜡质。果肉淡黄色,致密,单果重70-110克,160克,可溶性固形物18%-20%。鲜食风味极佳.品质上,极丰产,较耐寒。扦插当年结果,2年生单株高产量达9千克以上。在山东省,3月18日至4月12日萌芽,3月26日至4月16日展叶并开始新梢生长,11月初落叶,夏果现果期3月21至4月14日.成熟期7月18日,发育期约64天。秋果6月1日现果,8月上旬成熟,发育期62天。果熟期7月下旬至10月下旬,条件适宜时可延长至12月份。该品种为黄色鲜食佳品种,也可用于加工,产量主要集中于江苏省沭阳县。
布兰瑞克
夏秋果兼用种,夏果少,以秋果为主,夏果呈卵形,成熟时为绿黄色;秋果为倒圆椎形或倒卵形,平均单果重50-60g,果皮黄褐色,果实中空;果肉红褐色,含可溶性固体物16%以上,味甜而芳香,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树体矮化,分枝弱,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不高,耐寒,耐盐性强。
蓬莱柿
秋果专用种,夏果极少。秋果为倒圆椎形或卵圆形,果顶圆而稍平且易开裂,单果重60-70g,果皮厚,紫红色;果肉鲜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6%,较甜,但肉质粗,无香气。该品种树势极强,树姿直立,树冠高大 生长旺盛。枝稀,枝长而粗壮,耐寒性好
玛斯义·陶芬
玛斯义·陶芬 ,又名玛斯义陶芬、麦司衣陶芬。原产美国加州,从日本引入我国。红色大果型无花果品种,目前在江浙及四川种植面积较大,是该地区鲜食无花果的主栽品种。果大,秋单单果重60-120克。果皮薄而韧,皮色紫红至褐色,果肉桃红色,肉质粗而松脆,含糖量高,品质中等偏上。该品种无花果种植管理简便,丰产性很好,当年育的无花果苗当年挂果。
树势中庸偏旺,树冠开张。枝条节间1-6cm,枝条软而分枝多,丰产性好,采收期长[3] 。枝梢先端易下垂,冬芽呈紫红色,幼叶黄绿色油渍状,叶片以5-7裂为主、中等大、有叶柄。4月上旬萌芽展叶,5-7月中旬生长迅速,7-8月高温期几乎停止生长。9-10月继续生长至霜冻落叶为止。5月中旬除基部1-3节外,几乎所有新梢叶腋中都长出1个幼果,当年生新梢单枝挂果5-30余个。春果从挂果至成熟需50-60天,果长卵形,单果重100-150克,可达200克;夏果从挂果至成熟需60-70天,秋果需70-90天,果颈短,呈倒圆锥形或扁圆形,单果重60-120克。果皮薄而韧,皮色紫红至褐色,果肉桃红色,肉质粗而松脆,含糖量高,品质中等偏上。该品种到盛果期成龄树约有70%的果集中在8-9月成熟。该品种无花果种植管理简便,丰产性很好,当年育的无花果苗当年挂果。优点:果个大,颜色艳丽。缺点:易裂果、耐寒性差、风味一般。一般在长江以南种植较多。
因其耐寒性弱,故适于长江以南或保护地栽培。耐盐性弱不适于盐碱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