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流苏树的小花含苞待放时,其外形、大小、颜色均与糯米相似,花和嫩叶又能泡茶,故也称作糯米花、糯米茶。适宜植于建筑物四周,或公园中池畔和行道旁。可盆栽,制作桩景。嫩叶可代茶叶作饮料。果实含油丰富,可榨油,供工业用。木材坚重细致,可制作器具。也是名贵花金桂的砧木。流苏树的芽、叶亦有药用价值。
流苏树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灰褐色或黑灰色,圆柱形,开展,无毛,幼枝淡黄色或褐色,疏被或密被短柔毛。[1]
叶片革质或薄革质,长圆形、椭圆形或圆形,有时卵形或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6.5厘米,先端圆钝,有时凹入或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至楔形,稀浅心形,全缘或有小锯齿,叶缘稍反卷,幼时上面沿脉被长柔毛,下面密被或疏被长柔毛,叶缘具睫毛,老时上面沿脉被柔毛,下面沿脉密被长柔毛,稀被疏柔毛,其余部分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3-5对,两面微凸起或上面微凹入,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叶柄长0.5-2厘米,密被黄色卷曲柔毛。[1]
聚伞状圆锥花序,长3-12厘米,顶生于枝端,近无毛;苞片线形,长2-10毫米,疏被或密被柔毛,花长1.2-2.5厘米,单性而雌雄异株或为两性花;花梗长0.5-2厘米,纤细,无毛;花萼长1-3毫米,4深裂,裂片尖三角形或披针形,长0.5-2.5毫米;花冠白色,4深裂,裂片线状倒披针形,长(1-)1.5-2.5厘米,宽0.5-3.5毫米,花冠管短,长1.5-4毫米;雄蕊藏于管内或稍伸出,花丝长在0.5毫米之下,花药长卵形,长1.5-2毫米,药隔突出;子房卵形,长1.5-2毫米,柱头球形,稍2裂。[1]
果椭圆形,被白粉,长1-1.5厘米,径6-10毫米,呈蓝黑色或黑色。花期3-6月,果期6-11月。
流苏树喜光,不耐荫蔽,耐寒、耐旱,忌积水,生长速度较慢,寿命长,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在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好,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喜光,也较耐阴。喜温暖气候,也颇耐寒。喜欢中性及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生海拔3000米以下的稀疏混交林中或灌丛中,或山坡、河边。各地有栽培。流苏树育苗的病虫害就是金龟子,育苗后,当小苗长出之时,也就5月份,将根咬断,常用的防治方法是用辛硫磷配成溶液后进灌根,亩施2斤兑水即可,或用敌百虫1000×液喷叶进行防治成虫。黄刺蛾,如有发生,可在幼虫发生初期,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或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进行杀灭,成虫可采用灯光诱杀。[2]流苏树常见的病害是褐斑病,此病是半知菌类真菌侵染所致,在高温、高湿期极容易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多个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盠能连接在一起,终整个叶片干枯而脱落。如果有褐斑病发生,除加强水肥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外,还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十天一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流苏树适应性强,寿命长,成年树植株高大优美、枝叶繁茂,花期如雪压树,且花形纤细,秀丽可爱,气味芳香,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不论点缀、群植、列植均具很好的观赏效果。既可于草坪中数株丛植;也宜于路旁、林缘、水畔、建筑物周围散植。流苏树生长缓慢,尺度宜人,培养成单干苗,作小路的行道树,效果也不错;适合以常绿树作背景衬托,效果更好。盆景爱好者还可以进行盆栽,制作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