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栽植
首先要搞好规划,按设计要求办事,实现栽植高标准。
栽前整地:山地建园要先修好等高梯田。无论山地或平地都要按宽1米深0.8米开沟或按长、宽各1米,深0.8米打埯。然后按先表土后生土回填,在回填的同时掺进有机肥、杂草作物秸秆。回填后要浇大水沉实。
栽植方法:既可秋栽又可春栽。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因此秋栽后必须马上把植株按倒埋土防寒,待来年4月中下旬去土把苗木扶正。埋土防寒时土堆要大些,一般要求土厚要高出植株1尺以上并把土堆拍实。几年的实践证明沙地栽植板栗成活率低,因此在沙地栽植板栗首先要掺粘土改良土壤,另外除了浇透水、封好埯、及时补水以外还要多采用一些保活措施,如用“奈乙酸”生根粉等浸沾根系,塑料薄膜复盖树盘,根瓶贮水栽培法等。
二、合理密植
板栗为喜光树种,根据生长需要进行合理密植可早结果早丰产。为充分利用光能,在选用优种的基础上可采用计划密植,株行距可定为2—3米x3—4米,每亩55—111株。栽植时确定好**株和临时株。以后随着树冠的扩大及时对临时株进行压缩或间伐,终使之保持在郁闭度0.75—0.8范围内,即树冠投影面积是占地面积的 75%—80%。
三、选用优种
首先用实生苗建园,经2—3年的缓苗后即可嫁接。优种要选择适应性强、结果早、产量高、质量优的品种。目前在我市可以推广的品种有:燕山早丰、燕山魁栗、燕山短枝、大板红等。一定要保持品种的统一纯度,以免造成损失。
嫁接要掌握好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环节。时间掌握在芽子萌动至展叶前(我市为4月下旬至 5月中旬);嫁接方法根据砧木的粗细、部位不同可采用插皮接、皮下腹接、剪腹接、带木质芽接等。
四、嫁接后的幼树管理
接穗成活以后,生长很快,在及时加强管理,使之早成形、早成花、早结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除去分蘖 实生苗嫁接优种以后,易发出大量萌蘖,要随时把萌蘖除掉,以集中养份供已成活的接穗的生长。
绑支棍 当接穗成活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要绑好支棍防风折。
新梢摘心 当新梢长到50厘米时,进行摘心,促发分枝,当分枝长到30厘米时可进行第二次摘心。幼树通过摘心矮化了树冠,增加了分枝,防止光腿,为早果早丰奠定了基础。
拉枝刻伤 板栗幼树有明显的顶端优势、枝条直立、旺长、角度小,所以应对直立旺枝(二年生)在4月份进行拉技,拉枝角度60—70度,再于枝条两侧每隔30厘米左右用钢锯条在芽子上方1毫米处刻伤,深达木质部。经拉枝刻伤的枝条所萌发的新枝均匀粗壮,来年即可结果,同时也解决了光秃带过长的问题。
集中营养,促成雌花 (1)抹芽:当芽萌发至花生粒大小时,在发育枝上部外侧选留4—5个饱满芽,中下部留2—3个芽,其余的芽抹除。抹芽时掌握好“去小留大、去下留上、去里留外、疏密留稀”的原则,使养分集中,减少雌花败育。(2)疏雄花:板栗为风蝶花,雄花序多,花粉量大,消耗大量养分。为节省养分可只在混全花序下留 2~3条雄花序满足授粉,其余的雄花序全部疏掉。(3)果前梢摘心:可明显地降低空蓬率。(4)花期叶面喷肥:当新梢叶片由黄变绿,混合花序开始出现时,喷0.3%的磷酸二氢钾和0.3%的尿素,可促进嫩叶的生长,使之浓绿、增厚、提高光合能力。初花期也可喷0.05%的稀土或0. 3%的硼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