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7米;茎干上的刺,枝有短刺,当年生枝被短柔毛。叶轴常有甚狭窄的叶翼;小叶对生,卵形,椭圆形,稀披针形,叶缘有细裂齿,齿缝有油点。叶背被柔毛,叶背干有红褐色斑纹。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花被片黄绿色,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花柱斜向背弯。果紫红色,散生微凸起的油点,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分布北起东北南部,南至五岭北坡,东南至江苏、浙江沿海地带,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台湾、海南及广东不产。见于平原至海拔较高的山地,在青海,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种。耐旱,喜阳光,各地多栽种。花椒苗喜光,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瓤土,萌蘖性强,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隐芽寿命长,故耐强修剪。不耐涝。
园地选择
花椒植株较小,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可充分利用荒山、 荒地、路旁、地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栽植花椒。山顶、地势低洼、风口、土层薄、岩石裸露处或重粘土上不宜栽植。
花椒园(林带)整地
在平地建立丰产园地,可采取全园整地,深翻30-50厘米,翻前施足基肥,每亩施4-5t,耙平耙细,栽植点挖成1m见方的大坑;在平缓的山坡上建立丰产园时,可按等高线修成水平梯田或反坡梯田;在地埂、地边等处栽椒时,可挖成直径60厘米或80厘米的大坑,带状栽植无论哪种栽植坑,在回填时,还应混入20-25kg左右的有机肥。在丘陵山地整地,必须坚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栽植形式
地埂栽植:充分利用山区、丘陵的坡台田和梯田地埂栽植花椒,株距3m左右。
纯花椒园:营造纯花椒园,如在平川地栽植,行距3m,株距2m;在山地栽植,按照梯田的宽窄确定株行距,复杂的山地,可围山转着栽。
椒林混交:花椒可以和其它生长缓慢的树木混合栽植,如栽核桃、板栗,可在株间夹栽一二株花椒,也可隔行混栽。
营生篱:用花椒营造生篱,栽植的密度要比其它形式的密度大,行距30-40厘米,株距20厘米,可三角形配置,栽成2行或3行。
栽植密度
花椒宜稀不宜密,在干早、半干旱地区,花椒成龄后的密度应在每亩100-120株的范围内。在土层深厚、土质好、雨量适中的地区,成龄密度为每亩60株左右。初建椒园时,一般行距2m,株距1.5m,条件好的地方保持行距4m,株距1.5m。
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花椒用作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剂。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的木材为典型的淡黄色,露于空气中颜色稍变深黄,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质部结构密致,均匀,纵切面有绢质光泽,大材有美术工艺价值。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