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西北苗木网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大量供应地被菊

供应产品: 地被菊
产品价格: 面议
产地区域: 陕西 西安
发货地址: 陕西省周至县四屯乡联三村
发布时间: 2011-09-28 16:42
更新时间: 2013-03-30 01:29
发送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大家都在看
热门推荐
产品说明
基地实拍图
地被菊
详情说明

地被菊是陈俊愉院士等利用我国优良野生种质资源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极宜园林应用的菊花新品种群。它植株低矮、株型紧凑,花色丰富、花朵繁多,而且具有抗性强--抗寒(可在“三北”各地露地越冬)、抗旱、耐盐碱(可耐8~‰)、耐半荫、抗污染、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优点的菊花新品种群。

目录

基本资料
地理分布
主要品种
栽培管理
  1. 1 繁殖方法
  2. 2 定植及管理
  3. 3 病害防治
附:陈俊愉院士资料
基本资料
地理分布
主要品种
栽培管理
  1. 1 繁殖方法
  2. 2 定植及管理
  3. 3 病害防治
附:陈俊愉院士资料
展开

基本资料

  地被菊   学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英文名:Ground-cover Chrysanthemum   [科属形态] 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 株型矮壮、花朵紧密、自然成型,花期9-10月。颜色有红   色、紫色,花期夏秋季 ,高度:30-40cm,喜凉、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喜充足阳光,   也稍耐阴,较耐旱,忌积涝。   [分布习性] 华北及东北。   [繁殖栽培] 扦插、分根、压条、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   [用途] 盆栽、地植,做花篱、园林造景等。

地理分布

  由于地被菊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效果良好,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骆驼式”的花卉。至今累计推广应用已达1000万株以上,以北京天津及“三北”地区为主,西至乌鲁木齐哈密,北达大庆黑河等地,均可露地越冬。现有‘落金钱’、‘盏黄’、‘美矮黄’、‘金不换’、‘玉玲珑’、‘新红’、‘醉西施’、‘梦幻’等20多个优良品种,适合在广场、街道、公园等各类园林绿地中做地被植物用,组成大色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发挥宏观群体之美。

主要品种

  现栽培品种主要有:   1‘醉西施’:株高33cm左右;冠幅35×40(cm)。花径:5.5cm,花色:粉色,花心紫色。花期9月上-10月上。   2‘梦幻’:株高23cm左右;冠幅33×33(cm)。花径:3.6cm,花色:初淡紫色,盛期黄橙色。花期9月中-10月中。   3‘玉玲珑’:株高35cm左右;冠幅33×33(cm)。花径:4.8cm,花色:白色,心淡黄。花期9月底-10月中。   4 ‘落金钱’:株高20cm左右;冠幅30×40(cm)。花径:2.5cm,花色:初紫色,盛期淡紫。花期9月上-10月中。   5 ‘红玉’:株高28cm左右;冠幅39×35(cm)。花径:5.0cm,初花时外瓣平展,内瓣抱心,且平瓣内卷,背色显露;盛期平碟形,现中小花心。花红色;花期9月底-10月底。   6‘新紫’ 株高25cm左右;冠幅32×36(cm)。花径:4.5cm,花色:初紫色,盛期淡紫。花期9月中-10月上。   7‘红星’:株高22cm左右;冠幅40×45(cm)。花径:4.0cm,花红色。花期9月底-10月底。   8‘雪雁’:株高20cm左右;冠幅26(cm)。花径:4.0cm,花色:纯白。花期9月底-10月底。   9‘流金岁月’:株高19cm左右;冠幅25×40(cm)。花径:4.2cm,花黄橙色,瓣边略红。花期9月中-10月中。植株低矮、匍匐。   10、‘黄盏花’:株高30cm左右;冠幅30×36(cm)。花径:3.8cm,花色:初桔色,盛期橙黄,花心小瓣仍桔色。花期9月底-10月底。   11、‘金不换’:株高35cm左右;冠幅35×45(cm)。花径:5.2cm,花期9月上-10月上。   12、‘美矮黄’:株高25-35cm;冠幅40×50(cm)。花径:4.5cm,花期9月中下-10月下。

栽培管理

  [1]地被菊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属短日照植物,8~9月便形成花蕾,陆续开花(多数品种的自然花期是9~10月)。根系发达,不定根每年复生,萌发新个体,枝叶繁茂,冠形丰满。

1 繁殖方法

  地被菊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这种方法成本低,繁殖系数大,可获得大量变异种,但后代性状良莠不齐。无性繁殖包括分株、扦插、嫁接等方法。为了保持地被菊的优良特性,通常采用无性繁殖,而其中分株和扦插两种方法是人们常用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一般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阴天进行,如连续晴天也可在下午进行。扦插繁殖一般在4~5月份在插床或苗盘中进行,两周后大部分插穗生根,一般在扦插后25~30天定植。

2 定植及管理

  应选择在通风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定植,地被菊喜肥,定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定植株行距为30cm×40cm,年可适当密植,以便及早覆盖地面,第二年应及时间苗。定植时根系要舒展,种植深度为将基部1~2片叶节埋入土中为宜,根部要用土压实,苗要栽正,之后浇透水。在生长前期,要多次松土除草,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为防止雨季积水,当植株长到20cm~30cm高时,可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地被菊缓苗后应及时摘心,只留下部四片叶,以利于多分枝。成活后,一般不再需要浇水施肥。年定植,通常不需摘心。第二年因长势强,株距相对变密,易导致徒长,基叶脱落。所以,自第二年起需采取控水、间苗疏枝、摘心等措施。后一次定头一般不宜迟于7月20日,否则会推迟花期甚至影响开花。地被菊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残花,修剪生长过密的枝叶和病枯枝,以保证健壮枝的营养供应和保持株型良好。

3 病害防治

  在地被菊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叶斑病、病毒病、蚜虫、蛴螬等,应结合病情进行适当药物防治。